第22部分 (第4/4页)
见莫钟书进来,四人都丢下手里的东西行礼。莫钟书摆了摆手,让他们继续。
那三个孩子叫丁小武,余春生和牛茂福,他们的年纪和莫钟书差不多,每天在牧场里东奔西窜,今天趁着下雨后青蛙出来透气捕食,去湖边抓了许多回来加菜。
莫钟书有点郁闷,他不是个小气的主子,早就交代过牛大婶,只要不浪费,湖里的鱼和地上的兔子随便吃,米面粮油之类更从没少过他们的,这些人却还是喜欢抓鸟捉蛙的。
余春生舀来一盆清水,丁小武就把青蛙从竹篓中掏出来,牛大婶左手攥住它的大腿把它按在案板上,右手握刀将它的头连同前爪切下来后扔到水盆里。
莫钟书看着那些青蛙,它们一直瞪着圆眼睛气鼓鼓的样子,很有几分视死如归的气概。有的青蛙生命力很强,没有了头还能在盆里游动,甚至可以跳出来。牛茂福从它头部的切口处将它的皮顺着向下一拽,再将它的肚皮从腿根向上撕开,顺势就取出了内脏。有的大个的母青蛙肚子里还会有一堆芝麻粒般的卵,也被他挖出来扔掉,最后只剩下了肥壮的两腿和后背的一小块白生生的青蛙肉。就算这样,有的青蛙肉还能动。莫钟书知道,青蛙的中枢神经是在脊背上,所以掉了头没了肠肚以后还有生命。
莫钟书忍了又忍,还是忍不住说了出来:“青蛙会帮我们捉虫子,不可以过多捕食,知道不?”
三个小孩子异口同声地应了:“是,五少爷,我们记下了。”
可莫钟书知道,等他一离开牧场,他们很可能又去残害青蛙了。湖里本来没有青蛙,莫钟书很喜欢辛弃疾的那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特意找了几桶蝌蚪过来营造景观,不想倒满足了这些人的口腹之欲。
牛大婶用辣椒炒了青蛙肉,诱人的香气惹得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吸了吸鼻子。莫钟书却想到今晚的蛙声将要微弱许多,那香气就没那么有吸引力了。
李夫子终于从那间屋子里走出来,跟着莫钟书上了山顶,看看小茅屋,又俯瞰山下的牧场和湖水,最后吸了口气,拍一下莫钟书的脑袋:“你这小子倒真会找地方。”声音里是浓浓的艳羡。
茅屋的门上贴了一联,写着:“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一看笔迹就知道是出自莫钟书之手。
李夫子点了点头:“这副对联不错,可惜字写得太糟。”
莫钟书虽然从五岁起就在老太太教导下开始练字,又跟着李夫子学了半年,现在的字也还只是学了个皮毛,哄哄外行人还可以,在李夫子看来顶多就只抵得上“工整”二字。
这时候已是黄昏时分,牛大婶让三个小孩子给他们送饭菜上来。除了一盘兔肉,一盘辣椒炒青蛙,一盘糟鸭,一盘红烧鱼,还有一大盘子的生蒲公英。
这蒲公英是原本就长在荒地里的野草,去年被一把火烧光之后,今年春风一吹又长了出来。倒让莫钟书很是欢喜,每次来牧场,都要让人采了来,洗净沥干蘸酱,略有苦味,清香爽口。牛大婶只以为这是少爷的怪癖,放着好肉好菜不吃,偏要尝那穷苦人家才啃的野菜。莫钟书也没告诉她,在另一个他曾生活了三十年的世界,这种原生态无污染的野菜是有钱人趋之若鹜的好东西,人和猪抢吃的才是时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