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頁 (第1/2页)

向商戶眾籌銀兩、組織百姓勞動力、建立燒磚窯。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各地就熱熱鬧鬧的開始了道路的修建工作。

百姓們都非常積極,有官府給銀子買石料,大家只需要出力氣日後出門進城就能方便許多,實在是一件好事。

而沒有百姓的荒野主路,朝廷則就只能自己派官兵去修,務必要實現&l;全國同路&r;的方針目標。

至於七王爺這種時候自然不會白看著。

親自帶著侍衛出行,前往各地監察,將那些私下裡敢貪污壓榨百姓的官員繩之以法,著實得了一番百姓的人心。

這些消息自然不可能那麼快傳到黃溪村來。

但不要忘了霍承毅可是有著&l;日行千里&r;的現代交通工具,時不時飛到京城去打探一番,皇帝的消息都沒有他靈通。

幾乎七王爺一出京城他就知道了。

並且他還偷偷跟了七王爺一個月,他發現七王爺外出可不只是去對付貪污官員的,而是一邊走一邊剿匪,將那些盤旋在荒野的匪徒全部收為己用!

霍承毅發現這些,心裡不得不感嘆七王爺的膽子之大。

難怪雖在朝廷中沒有實質兵權,但黃七卻亮給他百萬大軍。

想必除了有手握兵權的將軍支持,黃七多年走訪民間,為的就是收服各地的山匪黑色勢力,如此,才有百萬大軍之說。

現在皇帝知道七王爺有異心卻還留著,只有兩點:

一是有忌諱殺不得;二是不知道對方私底下集合了如此多的兵力……

實際上霍承毅的猜測也離真相八九不離十。

皇帝的確不敢殺七王爺,因為這個皇位本該就是老七的。

雖皇家歷來有長子繼位之說,但也並不是一定規定不變。

當年的趙國老皇帝最喜歡的皇子是從小就突顯治國之才的老七,力派眾力封了才年僅不到十歲的老七做太子。

誰知老皇帝命短,不待年幼的七王爺繼位就忽然暴斃,導致眾皇子陷入爭鬥當中。

當時的德妃無奈,孤兒寡母勢單力薄,只能咬牙讓自己兒子把太子之位讓出來。

之後為保兒子性命,德妃以&l;追隨先皇&r;之名,在金鑾殿上撞死。

迫如今陛下忌諱老臣而留下七王爺,封以&l;賢王&r;之位。

當初留下七王爺,皇帝是忌諱做得太絕老臣心寒,如今皇帝不敢殺,則已是無奈。

七王爺打小城府深,小小年紀就深知皇家保命權利之道,多年來韜光養晦得了天下百姓民心。

若是皇帝無緣無故殺了他這位&l;賢王&r;,勢必會引起天下人的不滿,以及給人反叛起義的藉口。

更何況當年德妃金鑾殿之死可不是白死的,無形中為自己兒子拉了不少老臣的心。

如今老皇帝身體不行,太子庸碌。

不止七王爺,各位皇子也蠢蠢欲動,一旦老皇帝去世,趙國必定又將陷入新的皇位之爭。

憑藉這種觀察打聽和猜測,霍承毅將朝中的情況猜測了一番。

他不會插手這些事情,但是他必須做好準備,心裡有數,否則最後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把情況形勢估算了一遍,霍承毅思考良久,決定冒險加快行動。

精良百萬大軍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軍隊的糧食、武器裝備等等軍需,都包括在&l;精良&r;二字當中。

這是一筆難以估算的天文數字。

朝廷的情況更是不穩定,五年的時間非常緊迫,倘若不冒險,根本完不成任務。

仔細思考一番後,霍承毅將親近的人都召集,準備分散各地,趁著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