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部分 (第2/4页)

之。于是港线不得侵入粤境,英线不获造至福州。而上海丹线、九龙英线先后毁去,或赀购之。沿海电线,其权悉操于中国之手。此因外线之侵入而次第创设者也。

当沿海陆线未设之先,海疆万里,消息阻绝,缓急无以为备。御史陈启泰上防海六策,其一言:“洋面既派兵轮分驻,即不可不设电线以通消息。议者必以不急之务虚糜钜款为疑。不知非常之原,断非省啬所能集事。即以目前而论,越南情形,每藉各国新闻纸以为耳目。今年朝鲜之变,非由日本发来电信,中国尚不得知。军情紧急,日夕万状,邮传迂缓,既恐有误机宜,藉助外人,事体更多窒碍,自不如招雇洋匠自行安设之为愈。中国电报,似宜推广各省海口,凡兵船寄椗之处,一律开办。广东琼州之线迳达越南,奉天旅顺之线迳达朝鲜,总期脉络联贯,呼应灵通,遇有警报,瞬息可至。”下所司议行。十年,法、越事起,海防急,设线北塘以讫山海关,递及于营口、旅顺。江督左宗棠则设长江线以通武汉,粤督张树声则设广西线以达龙州。二十一年,中日战事亟,虑直东一线有阻,接设老河口至西安线。是役江苏增上海至狮子林、金山卫、乍浦,清江至青口、板浦,扬州至通州、泰州,镇江至圌山关、天都庙,崇明至吴淞等线,而奉天至仁川电线先成于十一年。台湾以濒海要区,十四年亦水陆线并设焉。此因海防紧要而次第安设者也。

滇、桂密迩越南、缅甸,边备为急。滇省电线,其始仅通鄂通蜀,与南宁接线之议,光绪十一年得请而未果行。十三年,滇督岑毓英复言:“由缅入滇,以腾越为入境门户,犹蒙自之于越南也。今英国有开办通商之请,自当先事筹维。拟就粤西工匠到滇之便,即将省城至腾越一路安设电线,以通英缅声息。”时粤督张之洞亦言:“广西南界接壤滇边,桂、滇皆西邻越南,滇则西接缅甸。若仅恃由鄂入滇一线传达电音,设有雷雨折断电杆,阻滞堪虞。且遇有军务之时,由滇、川、沪、鄂展转至粤,恐有交会壅滞之患。已商之滇督,自剥隘至蒙自,由粤接造,并增腾越之线。”疏入,报闻。盖剥蒙设线,所以备越南;腾越设线,所以备缅甸也。

吉林、黑龙江偪处俄疆,边防尤要。十五年,自吉林省城设线至松花江南岸,历茂兴站、齐齐哈尔、布特哈、墨尔根、兴安岭、黑龙江以达黑河镇,从练兵大臣穆图善之言也。十八年,陕甘总督杨昌濬言:“新疆西北邻俄,西南与英属部接壤,文报濡滞,贻误必多。宜由肃州设线至新疆省城,及于伊犁、喀什噶尔。”宣统元年,桂抚张鸣岐疏陈设柳邕电线二千三百馀里。俱得请。此因边备而增设者也。

初,奏设南北洋陆线,北端仅至天津。法事将起,出使大臣曾纪泽请接营近畿电线,谓可壮声威以保和局,灵呼应以利战事。事下所司,与鸿章议展拓之法。鸿章言:“神京为中外所归乡,发号施令,需用倍切。前于创办电报之初,颇虑士大夫见闻未熟,或滋口舌,是以暂从天津设起,渐开风气。其于军国要务,裨益实多。今总理衙门与曾纪泽皆以近畿展线为善策,拟暂设至通州,逐渐接展至京。”允行。逾年,津线遂逾通州达京师。自时厥后,各省咸知电报之利。或本无而创设,或已有而引伸。其尤要之区,则陆线、水线兼营,正线、支线并设,纵横全国,经纬相维。直、苏、粤、桂、滇、鲁、鄂诸省,设局多至二十馀所,馀省亦十馀局或数局有差。其互相衔接者,京师之线所达,曰库伦、济南、太原。天津之线所达,曰奉天。奉天之线所达,曰天津、旅顺、吉林。吉林之线所达,曰海参崴、齐齐哈尔、奉天。黑龙江之线所达,曰吉林、海兰泡。江苏之线所达,曰京师、芜湖。安徽之线所达,曰江宁、九江。山西之线所达,曰京师、西安。山东之线所达,曰京师、开封、清江浦。河南之线所达,曰京师、济南、西安。陕西之线所达,曰开封、太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