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 (第3/5页)

虽与晋国敌对,却尊称羊祜为“羊公”。跟羊祜对战的吴国将领陆抗也喷喷称赞:“羊公胸怀宽广,连乐毅、诸葛亮都比不上他啊!”

吴国人的心逐渐偏向羊祜。这一切,都为晋国征服吴国奠定了思想基础。无怪乎,晋武帝会这么动情地追念这位作古的大臣。 。 想看书来

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

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笔者字面理解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名誉与身体哪个更亲切呢?身体与财物哪个更宝贵呢?得到的与失去的哪个更有害呢?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处心积虑必然贪婪,反而会失去更多的东西;广泛敛财,必然导致大量失去。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知道满足者不会遭到耻辱,知道适可而止者不会导致失败,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笔者感悟

老子在本章阐述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是中国人常挂在口边的“知足常乐”“适可而止”的为人哲学。

知足常乐并不等于不思进取。知足常乐是说要以正确平和的心态对待宠辱得失。它强调的是一种心态。打败你的或许不是外部恶劣的条件而是你内心的恐惧与忧虑。四面楚歌,让西楚霸王溃不成军;空城楼上古琴一曲,令司马懿自动退兵;这些何尝不是利用了心理战术,所以心态对一个人行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而知足常乐无疑是一剂心灵的良药,帮助我们在纷繁芜杂的生活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外部的风云变化泰然处之。同时知足常乐也并非夜郎自大、裹足不前。知足,知现在所得已经足矣,但对将来所求还是不足的。这样,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现在的处境,而用进取的心去开创未来。因为知足,便没有了患得患失,没有了负担,轻装上阵自然如鱼得水。所以知今日已有之足不是放弃追求,相反,是对自己过去努力的肯定,为下一次的努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

其次,常人是不可避免有贪念的,简简单单的一个“贪”字,留下了多少心酸旧事。因为贪,为官者不顾人民疾苦;因为贪,为商者见利忘义;因为贪,夫妻可以反目成仇。可悲的是欲望没有尽头,因为不知足,所以永远没有尽头,无穷无尽的欲望,无穷无尽的追求,也许可以带给你物质的丰裕,却无法带给你精神上的平静。没有了心灵的平静,纵使能享受一时的欢愉,又怎么能获得长久的快乐呢?

人生岂能尽如人愿,但求无愧吾心!求过程,不求结果,成败何需烦心。事已过,知足。知足心就静,心静自然乐在其中!“广厦千间,夜眠不过七尺;良田万倾,日食仅为升斗”人生最终的目的在于以生为乐,知生存之足,知已有之足,常怀一颗知足之心,无非分之念,无奢求之意,人生便处处时时欢乐不断。

贪得无厌的和��

贪得无厌的和��

和��且桓鲋谒�苤�拇筇肮伲�捎诰��镄肱穆淼陌严罚�梢桓錾倌昙移队κ圆恢械奈纳�保���〉垡皇痔岚危�苫铺诖铮�晌�坏裙�⑹赘ù笱�俊⒘彀嗑��蟪迹�砑娑嘀忠�埃�傥�蛩暌�那准椅蹋��畔怨螅�患�顺迹�婵晌酱锏搅巳倩�还笪抟愿醇拥某潭取�

乾隆晚年陶醉于文治武功,自处安逸,喜恋声色,又连年用兵,大兴土木,四处巡游,耗资巨大。和��斐嘶�蟊ニ侥遥�丝赡苁瞧浼也频闹饕�丛础<又����拔鄯缡ⅲ�鞯毓僭闭�嘈谢吆瞳|,以求保护;各级将领甚至克扣军饷,用来行贿;士大夫欲往上钻营者,亦投其所好。和��暗梦扪幔�杂沙鋈牖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