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部分 (第2/5页)

想把中医治病和养生结合起来,很多慢性病都可以收入住院,还可以把很多有养生需求的人给予科学的指导。这样呢,我想50张病床似乎也不够,你看啊,用30张病床来治疗病人,20张病床来做保健养生,你觉得够不够?”顾海平一边思索一边说。

“我觉得有点少,可能刚开始还可以应付,等局面打开我想是远远不够的,你想啊,你一天看多少病人?你一天收入院几个病人?以你的医疗水平,很快就能打开局面,住院人数平均每天30个,是不是有点少?如果加上保健养生的人,我想至少要100张床够用吧?”山丹建议。

“哇噻,您这胃口更大哦!罗老师和我都计划有50张床就差不多了,你来100张,首长会同意吗?咱不能狮子大开口,把领导吓坏了啊。”顾海平瞪着眼睛瞧山丹。

“哈哈哈!首长哪那么容易被吓坏?你现在不打算长远一点,到时候被动的就是自己。这么好的机会就要好好把握,过了这村没这店了。除了病房和病床,你还需要一间大的会议室,我建议你可以适当讲讲课,关于中医养生这一块应该有很大的市场,你觉得呢?”山丹也在思考中。

“这个可以有!小同志,你这个建议非常好,不止要给学生讲课,还可以给病人讲课,完全可以把中医养生这一块搞一个养生园。我可以把中医理念贯彻到病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治疗、养生方案,既可以开展群体科目,比如养生操,大课;也可以个体化,譬如生活节奏地调节、饮食调节、阴阳五行的调节……哎哟!多了去了!”顾海平说得眉飞色舞。

“是吧?我觉得一个好的中医应该把养生做得更好,治病救人是一方面,更重要一方面是上医治未病,对不对?”山丹有点卖弄的嫌疑。

“非常对啊!你没听说过: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现在的中医传承出了问题,真正算得上‘上医’的人,应该微乎其微了。就是‘中医’也可能算是凤毛麟角了,最下等的‘下医’,现在也不多哦。这其实是我们的文化传承出了问题,老祖宗的文化精髓都被弃之如敝履,文化的断层就出现了。”顾海平感叹道。

“我们5000年的中华文化就这样被西方化侵略了,然后,我们的急功近利以及浮躁的社会环境使得我们忽略了我们的文化。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醒悟,想要捡回我们丢掉了的精华,哪那么容易?不过再难,也还是要有人去做,而要去做这些事的人,一定要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还要有智慧和悟性,也必然是要在人性上高一个层次。你说对不对?”顾海平颇有感悟。

“对!像你一样聪明的孩子,有着智慧的头脑,还有一颗热爱中华文化的心,人又极简单、专心,才能把我们的优秀文化传承发扬开来。我看好你!”山丹崇拜地看向顾海平。

“哈哈,有你的鼓励我信心十足,等我把方案大致拟一份出来,你帮我把把关,如何?”

“好!当然没问题。”山丹爽快地答应了。

“那你赶紧去做饭,我马上开始着手做报告,辛苦你了,媳妇儿。”顾海平习惯性地扬扬手走进书房。

他在想:科室的结构就由几部分组成,医疗区和养生区、中药房、活动区这几大块组成。病房的设置要分开等级,包括单人间、双人间和多人病房,病人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房间。至于养生区的设置应该不同于病房的设计,它应该更加个体化、特色化、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不同而设置。中药房的设置也要一步到位,无论是药材还是配套设施都要全部到位。

这样呢,需要的空间和经费不是一个小数目,医院领导会同意吗?

转念一想:做不做计划、做多大的计划是我的事,通不通过是他们的事,我就放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