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部分 (第2/5页)

微斜那么一点点有利于眼角余光观察,以及方便手部操作。

手持显微器械时,每个手指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作用。即使是看上去帮不上忙的小指和无名指,如果能微微弯曲,就有防止手抖的作用。

Y教授还教了大家好几种在手术中拾针的方法。

显微外科和普通外科在很多地方都不一样,特别是缝合的时候,差异特别大。

这里用的针线都非常细小,直径只有0。1到0。2毫米。出厂的时候都是直接连在一起的,也就不用像普通手术那样由器械护士帮忙穿针了,当然这么细的针线谁也没本事靠肉眼穿过去。

但是由于针线如此细小,一旦在手术中没夹稳,把针掉了,特别是滚出了显微镜下的视野,那找起来可就太麻烦了。芳华觉得,发明“大海捞针”一词的人,前世一定是干过显微外科的。

而有着丰富手术经验的Y教授,给大家介绍了几种简便实用的“捞针”方法。

比如最常用的是,先用镊子找到线后再把细线提起来,这叫“顺藤摸瓜”。

不过,这显微缝线的长度才只有1到2厘米,还有可能被夹断了,所以常常连缝线也找不到了,这也是为什么显微手术开始前很有必要在视野下垫硅胶膜做背景材料的原因。这硅胶模多为淡蓝、淡绿、乳白、奶黄色,有了它们映衬,手术野就会清晰易辨。

还有一开始,为了避免缝针滚出显微镜视野,可以用纱布条将视野围起来,这叫做“瓮中捉鳖”。

如果只找到了针,因为这针太小还不容易拾取起来,Y教授教大家用镊子压着针滚动,这样弧形针就会翘起来,这是“按葫芦起瓢”。

这些方法是Y教授教的,名称却是旁边陪同的李主任即兴给起的。他也是位脑外科名医,起的名字都很形象贴切,让大家记忆更为深刻了。

不过,李主任也边听边感叹:“可惜我们这次培训有点急了,讲义都编得有点匆忙。像Y教授这些宝贵的手术经验和手术技巧,都应该编进讲义里去才对啊。”

他又给一旁的Y教授的工作秘书交代,一定要做好Y教授的教学记录,最好都录下来,方便整理。

这工作秘书就是中心给Y教授配的中文翻译,也是天坛医院的一名主治医师。

在之后的一个月里,工作秘书在Y教授给大家做指导的时候,还真的跟在一旁录影呢。

Y教授的工作方式,不像是一位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更像是一位实验员老师。

他总是喜欢看着进修生们操作,并在一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这一天,他走到了正在做血管的断端吻合(也叫端—端吻合)练习的芳华身边。

前些日子,芳华都已经在硅胶膜、硅胶管上练习了操作步骤,练习的显微缝线也是从8…0号线逐渐递减到9…0、10…0号线。

不过今天,她也是第一次在大鼠身上做活体的动脉血管吻合。血管的直径不超过2毫米,缝线是用的最细的11…0号线,直径0。18毫米。

最难的是开始缝合的两三针。但在开始缝合之前,还要将这么细的小血管的外膜、内膜、平滑肌层都分辨清楚,才能下针。

缝合时,要对称地在360度的血管周长上,间隔120度缝一针,这三针打结后的缝线不剪断,而是留做牵引和标志线。

有了标志线,后面的几针就好缝多了,只要在两针标志线之间等距离缝合2到3针即可。也就是说,在这样一根直径为1到2毫米的小血管上,要缝合9到12针。

Y教授只看了芳华缝合前3针的情况,看完了,他什么都没说,直接去看另一名学员操作了。

不过,芳华并不知道刚才大神在看自己操作。她从一拿起显微镊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