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 (第3/5页)
。缭子先生,你说说如何应对李牧这步棋。”
尉缭摸着胡须说道:“王上垂询,缭子不敢不言。缭子以为李牧此举固然有稳定军心民心的作用,使得赵国地遗民有所归依,这点木已成舟。我们想改变也改变不了。不过,缭子以为于大败中的一点小动 作。难以起死回生,赵国的军心士气难以恢复到以前。赵国历来闻我大秦之名而丧胆,再有这回事,李牧也无回天乏术。”
秦王点点头,道:“说下去。”
尉缭接着道:“缭子并不担心赵国,担心的是齐国。”
内史腾又想不太明白了,奇怪地问道:“缭子先生,你这话可有点玄啊,我内史腾咋听着这么迷糊。”
秦王挥手,道:“别打岔,让缭子先生把话说完。”
尉缭走到地图前,道:“王上请看,这是赵国,这是齐国。齐赵相邻,对于齐国来说,赵国是齐国的屏障。齐国这么多年来没有与我大秦交兵,固然与我大秦奉行远交近攻策略有关,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齐国有赵国为他做挡箭牌,暂时没有有尝试我大秦的兵威。
“若是赵国灭亡了,秦齐就接壤了,齐国也就失去了屏障。齐王建昏庸无能,可这么大的变化,只要不是瞎子都会看得见,齐王心里必然不会安定。若是公子嘉派人去齐国,说以唇亡齿寒之道,要求齐国出兵抗秦,那问题就大了。”
王翦很是赞同地道:“缭子先生所言极是有理,齐国太公遗教之 国,虽有田氏代齐之变,可齐国依然是一个大国。数十年来,齐国与我大秦交好,可眼前局势大变的情况下,难保齐国不会改变国策,与赵结盟,共抗我强秦,此事不得虑。”
蒙武接着道:“当我大秦灭了赵国,大军压境,兵临齐国边境时,齐国的压力会聚增,这点齐王一定会想办法不让成真。若要把他的想法变成现实,和赵国结盟是最好地办法,欲破公子嘉,必先破齐赵联 盟。”
内史腾想了想,道:“你们说得都有道理,可齐国与大秦交好,哪能说变就变。”
秦王开导他道:“内史将军,你忘了当年智氏是怎么灭亡的吗?智氏强大,联合韩魏灭赵氏,功成之际给赵氏说以唇亡齿寒之道,韩魏反过来与赵氏结盟,里应外合一举灭了智氏,才有三家分晋之事,才有了后来地韩赵魏三国。
“齐国与我大秦交好是没错,齐王还派有军队助我灭赵呢,要是齐王感到我大秦大军压境的压力,一定会弃我大秦与赵国结盟,出兵抗 秦。蒙将军说得好,欲破公子嘉,必先破齐赵联盟,缭子先生,何计可破?”
尉缭微微一笑,道:“缭子以为,这事可着落在一个人身上。只要王上多出金帛,此事就成了九分。”
秦王笑道:“你说地是后胜吧?依寡人看,这事还得辛苦王敖王先生一趟了。至于金帛,去国库支取就是了,不必向寡人禀报。”
“王上圣明!”尉缭不得不服气秦王的大气魄。
秦王走到地图前,指着地图道:“依寡人想来,李牧稳定了军心之后,下一步必然是率军西进,企图与司马尚前后夹击我军,寡人岂能让他得逞。寡人马上给剧辛下旨,要他率燕军火速进入赵境,拖住李牧。你们放心吧,一个剧辛,寡人还调得动,不必燕王同意。”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十八章 西线决战(四)
“这里这里,快,对了,动作要快点。”秦王一个劲地催促赵高。
赵高手忙脚乱地帮秦王穿戴,问道:“王上今儿喜气上脸,奴才也跟着高兴。王上,恕奴才斗胆问一句,什么事儿让王上这么高兴?”
秦王呵呵一笑,道:“告诉你也无妨,寡人今天去告诉司马尚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寡人要告诉他,赵王被周先生俘获了,看他在没有赵王的情况下如何面对寡人的几十万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