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宋高宗赵构 (第2/3页)

中间赵构在大臣劝说下,离开临安来到建康,想把建康作为首都,北伐收复中原,但是后来被其它大臣劝说摇摆不定,在公元1138年再次回到临安,从临安基本上稳固的成为了南宋的首都。同时从金朝回来的历史上最着名的丞相之一的秦桧被宋高宗任命为右相兼枢密使,主导同金朝的议和。

在南宋节节胜利,岳飞要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的雄心壮志下,却在1141年十二月将岳飞杀害,罪名就是后面着名的“莫须有”.最终以岳飞的死达成了所谓的绍兴和议。南宋由此换来了二十年的苟安局面。

这时候的赵构也已经四十岁了,前半生就是到处跑路,让自己的身体也是不大不如从前,在秦桧的手里面达成了苟安的局面,所以后半生,秦桧几乎就是他的柱石,即使有很多人弹劾也好,告状也罢,秦桧也是毫发无损,公元1155年十月二十二日,秦桧病危,他才离职,赵构封他为建康郡王,当天秦桧就死掉。

秦桧死后,赵构也在维护秦桧,秦桧是卖国,失去做作为一个爱国人的情怀,这点秦桧无意不会值得原谅的,但是在议和这件事上,需要承担主要责任的还是赵构,这是有明确记录的,连赵构自己都特的在1156年三月二十五日下诏,强调讲和是自己的决定,秦桧只是从旁协助,还以宋真宗的澶渊之盟为先例,如有人再妄议或者贬低议和,要重刑。

但是在1161年九月,金朝完颜亮再次率兵六十万,号称百万雄兵分三路,毁坏盟约进攻南宋。赵构罢免了秦桧的爪牙,提拔了主战派的陈康伯开始迎战,刚开始两路军都战胜金兵,只有东路军主帅刘锜生病,副帅无能,于是导致东路军金兵高歌猛进,在十月二十三日攻陷扬州,到达长江边上,最后赵构和宰相们商议,一致决定,赵构御驾亲征,这次终于没有再做逃跑的皇帝。最终在虞允文的指挥下,在采石矶成功阻击了金军,取得采石大战的胜利。完颜亮不肯面对失败,最终死于金兵的兵变当中。赵构听说后,那是高兴不已,本可趁此大好形势收复大好河山,这时候他的父亲,哥哥都已去世,他的皇位已经无人能够夺取,只是可惜了,当金朝主动派人前来求和的时候,他又一次答应了。

如何死亡

由于赵构基本都是逃跑当中,在一次逃跑后,失去了生育能力,导致终生无子。1132年五月,不得已的赵构从宋太祖一脉中挑选了一个赵伯琮接入宫中进行抚养,1160年,正式将他改名字叫赵瑗,进封建王,1162年抵抗金朝胜利后,赵构从建康回到临安,说是太累了,于是就在公元1162年六月十日,传位给建王赵瑗,并将他改名字叫赵昚。

退休后的赵构住在了临安府望仙桥东、凤凰山大内以北的秦桧旧宅,号为“德寿宫”。

随后虽然是太上皇,但是政权基本上还是由他掌控,他的议和路线一直被他牢牢控制,宋孝宗虽然想恢复中原,却也无能为力,只能在他死后在弄了,他活着的时候,只能听他的,关键他活的还挺长,做太上皇又活了二十多年,直到1187年11月9日驾崩,死的时候八十一岁。死后被安葬在永思陵。位于今天的浙江省绍兴市东南17公里的皋埠镇牌口村攒宫茶场内。

历史名人评价

乾隆皇帝对他有这样的评价:夫北宋之亡,河北之失,宋祚之不复振,中原之不恢复,人皆曰由徽钦而致,然高宗实难逭其责焉。当钦庙北去,社稷为墟,高宗入援,顺人心而即大位,非不正且大也。及即位之后,当卧薪尝胆,思报父兄之雠,而信用汪、黄,贬黜李纲,不复以河北、中原为念,岂非高宗庸懦、用人不察之过哉?其后诸将用命,岳武穆以忠智出群之才,率师北驱,所战皆克,而以金牌十二召之班师……独不知为高宗者,果何心哉?

作者评价

北宋的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