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部分 (第3/5页)

了两艘战列舰的沈鸿烈原本意气风发,不说别的从清末以来海军何曾如此风光?!现在虽然说不能正面抗衡日本海军,但和苏联打一下沈鸿烈绝不怵!

“时间啊……为什么这些日本崽子就不能再给老子多点时间哪……”捏着文件,沈鸿烈恨的咬牙切齿,自己麾下的将士正在美国接受航母培训。

而从美国传回来的消息,他们也同意从现役的航母中拨付一艘卖给满洲!可就在这个时候,日本人动作了!这如何能不让沈鸿烈不甘?!

时间,再多给一些时间!等自己的航母回来了、那些在异国他乡训练的将士们回来了自己便有了和日本人一战的底气!

在鸭绿江上看着自己的空军虐的日本人找不着北的沈鸿烈知道,未来的战争中空军肯定是不可或缺的!没有了空军支援的海军,真真就不过是活靶子……(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十三章 苏区危机

但能够留给他们的时间确实不多了,趁着国府的木管全都聚集在了赣、闽之地时三个师团近五万人悄然的进入了呆湾。

同时抵达的,还有海军的两支舰队!这一切在没有雷达、没有卫星的时代甚至没有引起什么人的注意。蒋中证还在闽赣两地剿匪剿的如火如荼。

百万大军果然强力,封锁住了苏区大部分的要道之后其余的军队活动范围大大的缩小。而错误的阵地战理念在没有重武器的情况下导致了损失不断的加大!

9月底,南京国府攻克黎川。虽然红军成功阻止南京国府向黎川西南挺进,但歼灭南京国府的战略企图落空。

10月初,红24师向硝石进攻;南京国府依托坚固堡垒据守,东路红军攻坚数日不克,伤亡惨重。蒋中证看到自己的战术成功之后,于1933年10月17日在南昌行营下达命令;彻底实施战术防守,战略进攻的原则,以求将德国顾问的堡垒战略构想发挥到极致。

与之相反的是赤色领导人仍令红军主力插入南京国府堡垒密集地区实施强攻,进行阵地战。从1933年9月25日到11月中旬,中国工农红军未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胜利,反使部队遭受重大损失,完全陷于被动地位。

1933年12月中旬,南京国府以8个纵队的兵力离开碉堡封锁线,开始第二阶段的攻势。赤色临时中央却将命令红军进行战略决战,继续攻击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黄埔系中央军;失利后被迫南撤。

一份份的战报被送到了屠千军的手上,看着这些战报屠千军知道日本人很快就会有所动作。四处已经抵达了闽赣地区,根据他们的回报的确有不少日本人在附近活动!

而四处找到的一些消息也证实了,日军的部队正在呆湾大面积集结!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而闽地区距离东三省实在太远即使要投送兵力也成为了不可能的事情。

不得不说,日本人挑的位置的确是国防军的死角。即使一路山长水远的过去了战役也可能早就结束了。

9月4日,国府占领高兴圩、10月6日。国府占领石城、10月10日,国府占领古龙岗、10月14日,国府占领占兴国……

看着雪花飞来的战报,屠千军可以想象到蒋中证现在的踌躇满志!他不由得暗叹,后世一直在争论一件事情:第五次反围剿如果不是三人团指挥那么赤色会不会输的那么惨烈?!

当然,很多人指出如果不是三人团指挥结果也是一样。并列举一堆的数据说明蒋中证的准备充分什么的。但他们解释不了,为什么在三人团离开了指挥之后损失重大、失去了根据地的赤色能够打出四渡赤水这样战役。

一样是各路军阀的围堵,甚至条件比第五次围剿时期更差为什么就能够完成?!这是他们所解释不了。按说溃退之后任何部队的结果基本都是被剿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