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 (第1/5页)
他们身上穿的虽然还是大顺军的号衣,但旗帜已经换上了秦军的黑色旌旗,此处离举水已不足百里,两河之间一万平川,以骑兵的速度半天一夜就能杀至秦牧坚守的畈上塆。
唯一不同的是,这些李自成旧部大概是被鞑子杀怕了,本应是他们最快到达战场的,但因过于谨慎。如今才过巴水,离畈上塆还在上百里;
新任的大军佥事赵寒已多次催促,并与刘芳亮道明了利害;
奈何士兵难去畏惧心里,赵寒也知道这种情况下没有其它兵力配合,推进太快过于危险,也不好太过用强。
在他们后面八十里的黄家寨田见秀、袁宗第、刘体仁等人率领的五万人马也在急行军。
有刘芳亮两万骑兵顶在前面,他们到没有拖沓,而且南面还有刘猛的二万五千秦军协行;两军之间隔着四五十里,信使互驰,侦骑交错。大军所过之处,黄尘漫天,旌旗遮日。
再往东不到百里,蒙轲的三万大军正在大别山南麓到长江的豁口争分夺秒地挖壕沟,布地雷,抢占战略要隘,争取把袋口扎紧,防止阿济格狗急跳墙东去。
武昌总参偏殿里,灯火彻底通明。一种紧张疑重的气氛让人几乎窒息,一份份情报雪片般飞来,一道道命令流水般发出,
秦牧布下了一局大棋。但如今他已经陷在举水东岸的畈上塆,调度各路人马,合围阿济格,这一步步棋就需要总参来发令、协调。
这场战役。投入的军队足有二十万,光是粮草供给、武器调派就是一件浩大繁杂的事情。
秦军第一次面对如此浩大而紧迫的战役,无论是对军队作战能力。还是对后勤补给系统,都是一次重大的考验。
司马安等人不但要决定繁浩的作战调令,还要时刻担心着秦牧能不能支撑住,万一支撑不住,秦牧能不能顺利逃过举水西岸。
司马安为之发愁的事,已经与秦牧没有多大关系了,畈上塆的血战让他根本顾不上去想这些,他对俘虏的鞑子用尽酷刑,再次把阿济格激得怒火冲天;
匹夫之怒,血溅五步,帝王阿济格虽然不是不是帝王,但他的愤怒同样足以让血流成河。
畈上塆虽然不是城池,但地形特殊,它夹于两条河之间,形成特殊的“U”字型地形,秦牧在狭窄的“U”字顶端又挖下了很多道壕沟,另有十五门火炮,上百架百虎齐奔箭助阵,这给鞑子骑兵形成了要命的阻碍;
要拿下这个阵地,并不比攻城容易多少,秦牧正是利用这一点,故意激怒阿济格,以达到大量水利清军的目的,哪怕就是把两万人都拼光了,只要把阿济格打残,也值。
阿济格故伎重演,竟又掠来数百老弱妇孺,夹着他们来填壕沟,这回秦牧没有丝毫犹豫,先拉出两百鞑子俘虏给百姓垫背,然后毅然下令开炮。
第一次他已经尽力了,现在剩余的一万五千人马经过连番血战,都很疲惫,加上多了吴三桂两万多人马,秦军不可能再出击,能依靠壕沟和火炮守住阵地已经不容易了。
秦牧咬着牙,看着一团团火光从炮口喷薄而出,一片片的弹幕将来填壕沟鞑子杀得遗尸遍地,被鞑子裹胁其间的百姓也不可避免的被伤及;
秦军士卒看在眼里,多少有些不忍,那毕竟是些手无寸铁的百姓,有些心软的士卒悄悄地转过头头,尽量不去看这样的场面。
不过大家都知道,必须这么做,否则阿济格肯定没完没了,就算救得了这些人,必将有更多的百姓被阿济格掠来做人盾。
秦牧第一次拼死救百姓,粗暴少谋的阿济格错误的判断他这次也不会开炮。所以投入了大量兵力,以求尽快把壕沟填平;
然而当秦军阵前的十几门大炮一齐轰鸣,填壕沟的鞑子被一片片恐怖的弹幕扫得血肉横飞之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