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 (第2/4页)

外甥是狗吃完就走,还有老话讲,猪爪煮千滚,总是朝里弯,你帮她养大一屋人,他们将来还蛮记得你这个舅舅屋里的功劳啊?”

金婶忍不住插话说:“妹子,借几斤谷不至于讲起这样难听咯,跟挖了祖坟似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我金家屋里历来想得开,屋里早些年成千上万的撒粮,有回一次就撒了近十万斤,还是退了田来撒的,我眼睛都冇眨过一下,你要是怕屋里有事缺米少钱,将来我和你家爷百年之后你拿个麻袋装了往河里一丢就行,我保证不怪你。”

金婶无意中提到撒粮的事,媳妇顿时没了脾气,因为当年她全家都是靠金家撒了粮才活下来的,但委屈随之而来,自己年轻时不说百里挑一,方圆几里也数一数二,提亲说媒的不少,家父为了报恩,硬是把自己许给了别人躲避不赢的富农儿子,公公婆婆做农活不行,几个弟妹当时还小,累死累活不说,经常还得担惊受怕,以至于到如今落下一身病痛。

想到这些,嫂子呜呜咽咽哭了起来,边哭边说:“锅都揭不开了,生个崽还要放炮竹,还选那最长的买,一、二毛钱一副,做得好多用了,别个省吃俭用,她就当化生子;当时横竖油盐不进,挑三拣四,这个嫌那个厌,最后嫁到那个穷冲旮旯里,连累娘屋里。”

金婶终于来了气,厉声说:“品妹子放个爆竹冲个喜,鼓个劲,你做嫂嫂的还尽是空话,你还莫嫌弃那个穷冲旮旯,当年冇得它出的红薯野菜,你人如今还不晓得在不在,玉仁,你明天要海伢子跟队上请个假,担担谷过去!”

定忠比同龄孩子成熟许多,已稍微懂些事理,借口第二天要上学;没吃中饭就无论如何要回家;金婶只得炒了剩饭给他吃了,临走;玉仁抚着他后脑勺说:“你回去告诉妈妈;明天就打发海哥哥送谷来。”金婶牵着手送了好一程,还偷偷塞了他一块钱,望着外孙背影叹道:“跟他爷娘一样要强,硬像死哒火。”

定忠回到家,把所见所闻作了汇报,玉品感觉脸上一阵火烧火燎,使劲眨吧眼睛,不让眼泪流出来。定忠悄悄瞄了玉品一眼,见母亲伤心,就安慰说:“不借算了,又不是她一个人屋里借得,我下个星期天再到姨和姑姑家里去借。”

玉品像是教育孩子又像喃喃自语,说:“求人不如求己,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打铁还得靠自身硬。”

定勇说:“妈妈,你冇搞错啵?山哪里会倒咯,人又冇它这么高,推都推不到。”玉品笑起来,说:“这是打个比方,意思就讲人要努力。”定勇问:“努力是么子啊?”玉品说:“比如你和哥哥翻红薯,手起了泡也不叫,就是努力啦。”定忠说:“舅妈好小气的,下次我不喊她。”定勇跟着说:“我也不喊她。”

玉品正色道:“那不对哪,舅舅屋里以前帮过我们这么多忙,怎么就忘记了呢,上次奶奶和定谋赤脚医生冇治好,在街上捡药还是从舅妈那里拿的钱,是不?如果别个帮你做了十件事,前面九次做得好,只有一次不如意,应该记得前面九次的好,忘记后面那一次差的,更不能一次不如意就把别个当仇人啦,要是那样的话,有困难哪个还肯帮你呢,家家屋里有本难念的经,舅妈也有难处呐,菩萨都做不到有求必应的,冇看见哪个怪菩萨啦。”

定忠似懂非懂的听着,不做声,定勇则耸起鼻子撅起嘴巴,说:“哼,就是不喊她,气死她。”

玉品去河边洗衣的时候,碰上了陈二大汉的么女小青,她嫁在金家仑后面不远的生产队,正赶着回家,玉品就请她搭信回去说谷借好了,让娘家暂时莫送,要借就会来信。姐姐和姑子那里也没派定忠去了,一是怕去得多了也招埋怨,二是想万不得已还有个退路,没料想后来退路也断了:六月份的时候,外出回来的人都说今年桑水河的大水几十年一遇,玉品就开始不断担着心,玉仁及玉缘队上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