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部分 (第2/5页)
“那你这是说,淡水要生意大些了?”王动问。
“也不尽然,那里都是新兵营。”刘鹰回。
“淡水应该好些,那里工坊多,这几年过去的大多是男丁。”陈泽是这样认为地。
“诸位大人,说的都有理,不过依小地看,还是双溪口那的生意好些。红楼开了有三家了,还有些暗门子。”刘四海所说的暗门子,就是土娼。自己有门有户,男人在外拉客,女人在家做皮肉生意。
“暗娼都有了?这是怎么回事。”这就让王动意外了,夷洲给人的感觉是欣欣向荣的,这个行业,王动虽然没关注过,但他觉得真要搞,那就大鸣大放的搞。纳入行业管理之类的。怎么会连暗娼都有了。“王大人有所不知。双溪口有兵营,又是南来北往地重镇。这几年往夷洲去的人以男丁为主。四下贩去地女人甚多,有些个女的来路本来就不正,一路上又不知转手几回,早早就被坏了身子。那些个男子收买了去本想做老婆生孩子,哪晓得被人哄骗,到手一验货才知已经不知多少人经手了。这些年双溪口闹忙了起来,青楼生意好做,粉头又少,他们索性干脆挂个灯笼也干这营生了。”刘四海娓娓道来。
“呵呵,静之,这尘世间万事万物总有其道,此业亦是如此。”陈泽劝王动。
“没啥,只是想着,在夷洲时,看到路人比长乐都走的快些,一问才知是,诸事皆忙。出了门不事农田便是工坊,再言商。总以为个个有职有业,不曾想到还有好吃懒做,拿自己老婆赚钱之人。”
“你待怎的?”
“哈哈哈,不咋的,自有人去料理,王某只是不解那些个龟公而已。”王动不会去搭理这些事,地方上都有长官,过了头了,自然会有人去问。
“刘四海,你是倒卖人丁的,交趾那边的情况如何。”这才是王动真正想要知道的东西。
刘四海懂交趾占城话,行走两地,收买的人主要来自交趾,且可以肯定的说,他地货源所及之地大多是战乱或是贫困之地,他知道交趾底层社会的真实情况。
“夏大人到交趾后,收了不少游民,形势好多了。只是多年战乱,乡村败落。加之这些年,时不时有人作乱,虽然兵马不多,不过搅的不安宁。平匪的官兵,哪里分的清民与匪,也有错拿错杀之例。人是不用愁的,只是看有没有人**来。带着十来个人,一路行个百里,吃吃喝喝也要有方筹。”刘四海说的意思,他的生意与时局地关系更大,战争时,他地生意会好些,而现在的交趾,看来进展很慢。朝庭地安抚,与局部的动乱并存。
“驻军的卫所好些,大的州府好些,下面的村落亦难说了。作乱的要粮要饷,官兵也是要粮,田里出的就那么些,哪里够,不够只能卖儿卖女了。”说来说去还是战乱。
“朝庭军粮不是由广东广西运去的吗?”刘鹰问。
“那哪里够,那哪里能运到宣化顺化。”刘四海说“诸位大人,交趾湿热,米粮不可久存,生米两日起霉,熟米一日便,经不住放。”
“夷洲用的是什么粮?”王动问刘鹰。
“炒米,米面,还有豆子。”刘鹰回,“有囊胰装,密闭不秀气的。”
“刘四海,交趾最稻米的地方呀,而且密林遍布,还会缺粮?”陈泽问。
“那也经不住连年开仗呀。”刘四海回。“当年皇上可是调了80万天兵下安南的,那安南的反贼更是弄了700万地兵勇,再有多少产出,也经不起这么多人折腾呀。”
看着刘四海认真的样子。王动,陈泽等人哈哈大笑。
他们这一笑。倒是让刘四海觉得极不自然,不知他们在笑什么。
他们在笑什么呢,永乐帝是派了80万人征安南,不过这是宣传口号,实际有多少人,天知道,绝对不会过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