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 (第3/4页)
大城的守将,换旗动作很快。投了新国王之后。主动要求到东大营。原东大营的将军这会已经封地做酋长去了。罗摩仙赫也是知道王要对真腊用兵。军人,要想往上升还是要有战功,光靠拍马是不行的,真腊国这几十年除了烧香拜佛建寺庙,别的什么都不会干,打仗更不会了。暹罗精心积累和准备了多年,新国王派特别擅战的王子将兵。一举攻占了真腊的王城吴哥。
这一路顺风顺水。只是在吴哥见识到了有血性的高棉人,罗摩仙赫有点大意了。诗梳风的失守。对他来说,是主动放弃地。王子打下吴哥后抢掠一般就回了,大家都知道这个意思。王并不要灭真腊国,抢些财宝就行了。王也有后顾之忧,大明朝的军队还在附近。
诗梳风生了什么,逃回来的士兵和退回来的士兵说地不一样。退回来的士兵说是遇到了强大的高棉队伍,人数众多。逃回来地士兵说地是遇到了强大的高棉人的队伍,人数多少,不清楚。一个是众多,一个是不知道多少。罗摩仙赫有点奇怪,毕竟在吴哥一战,他们见识到了火枪,零星,真让他们感到吓人的是床弩,这个东西的出现意味着明朝人可能在帮忙。事实上,明朝的郑和大人那会在满剌加,后来去了古里,回来的时候,也就是诗梳风弃守地时候,郑和大人好象在泥渤国,此后下一站是苏禄国。
明朝人是有诏书过来,动嘴而已,王既然开战了,早就想到了这一层,所以,这些不是他这个做将军地要考虑的。他地任务就是守好亚兰要塞。亚兰往后走,就要到暹罗了。
王子是和罗摩仙赫将军一起听的战报的,不过两人从中读出的东西却不一样。火枪和弓箭,这可是在吴哥都没有看到的兵器,难道是高棉国王的亲卫上了战场了吗,不大可能的呀。要有这气慨,吴哥就不会丢了呀。特别是弓箭,高棉军队里没有特别的弓箭兵,而且弓箭兵用的是明朝的弓箭,那就太奇怪了,不可能一下子就出现一支熟练使用明朝军械的军队呀。明朝人的态度也很明确呀,指责是有,但要真动手,可能性不大呀。
事先为了表示友好,左相在国王的指派之下,亲自到了暹罗的华州工地去看了看,表示,全力支持大明朝的城堡建设,气氛不错呀。
为了试探同样也是真正的需要,王子派人去找了何九锡,只要明朝人愿意卖,什么样的兵器,他都要。何九锡也是厉害,商人的敏锐,他直接到了丘诚。他算是找对人了,龙城除了丘诚以外,整个宣慰司衙门里都没人知道龙城在大量制造军械,整个龙城的中华总商会也只有丘诚一人知道这在造军械。丘本人早就半卖半送投了王动了,早早就和王动绑在一起,大做生意,在龙城做小老大。
龙城这会最先进的燧枪在造,最先进的火炮在造,造了装备龙城的军队。投枪、弓箭也在造,部分出口。还干Oem的活,来样定做,结果买家现,龙城出的军械比自家的样品质量还好,没办法,人家钢的质量好呀。
投枪十万、箭五十万支,床弩这个让暹罗人胆寒的武器不卖,其实不是不卖,而是没有货,他们根本没打算做这个东西。
还能买到军械。证明明朝人也只是道义上地支持真腊,这下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接下来的问题是,诗梳风出现的队伍到底是哪里的,逃回来的士兵说了,不是汉人。不是汉人是哪里人,海盗吗?一个大大的问号,就是因为这个担心,王子退到了沙缴。沙缴有河,保险。不行的话可以走水路。当然了,这是后话,在王子眼中是退一万步之后的算计。在他眼中,亚兰应该没有问题。
罗摩仙赫心情是复杂的,但底气在,王子退走了,留下了暹罗地战魂给他,一百头战象,暹罗的全部家当。在中南半岛,只要这个宝贝一出。全无敌,普通的人只要看到战象牙上的刀光,听到战象的怒吼,加上象奴的长弓。这些对付真腊人绰绰有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