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部分 (第1/4页)
是代表大明朝的势力。
大王子这手很老辣,上合国王的意旨,又与大明朝的宗教扶持相投,同时又明摆着把大明朝的势力引入到了爪哇国内的斗争之中。而这种政治角斗之类的东西,仿佛蛮对王厉的胃口,他自然要坐下来好好研究一下爪哇国内的国情,看看从中能捞到什么好处。每每想到这种捞好处的意图,王厉就感觉到了自己的面目可憎,这才多长时间呀,自己已经完全褪变成为一个唯利是图的人,而且乐在其中。
阿杜拉这个通译怎么也想不到,他被王厉请为翻译之后,又成了很多酋长孩子的老师,这会居然成了,王厉与爪哇国各方势力之间的中间人。他怎么说也是个爪哇人,这会却已经受到了爪哇国内各方势力拉拢和贿赂的对象。他本人觉得,自己只是个通译,而别的爪哇人可不这么想,全然把他当成了一个通往汉人的窗口。
阿杜拉被王厉称为“爪哇奸”。
“如果汉人中有汉奸,那你便是个爪哇奸,哪有不为主子为国为王谋利的臣子。”王厉如此取笑他。
“阿杜拉先人是帝汶人,不是满都伯夷人,阿杜拉家里地老人都是三佛齐人。而不是爪哇人,阿杜拉的主人一直都是汉人。”阿杜拉也不示弱。
这话把王厉说的无言以对,如此说来。阿杜拉虽然是王厉在帝汶岛聘用地,谁知竟然不与满都伯夷同心同德,人家早就认汉人做主子。想想也是,他当初为旧港王家人做事的时候和现在为王厉做事的时候,过的日子都比他在帝汶要好。看来,他还真能算是个很忠心的人。
阿杜拉是个穆斯林,他从宗教方面来说自然帮着大王子,作为了个帝汶人。他又偏向对帝汶岛一带知根知底的大臣苏哈比,至少苏哈比在当地各部落威信很高。
阿杜拉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老蚌生珠,临到这般年纪了,倒成了个贵人。
最后阿杜拉建议之下,王厉同意帮忙大王子修建清真寺,来自苏门达腊和龙城的工匠将全面支持爪哇国在各地的清真寺地建设,但只是接工程项目,别的不管,而且工匠们的安全将由爪哇国的军队负责保护。不过这些施工队还会有自己的保护力量,龙城的护商队。
大王子在自然高兴,在爪哇国,主要的建设是石头,对于当时人的力量来说,动用石头去盖清真寺是最好,但工程太大了,特别是很多小岛上面没有石头。但他们都清楚,西洋的汉人商家有一种神奇石粉,这种粉掺水后能变的比石头还硬。这种石粉出自龙城和苏门达剌国。虽然出自这两个地方,生意却是中华总商会在做,这个总商会地头目便是那个叫王动的汉人。
王厉也没有想到,他这么一个简单的协议。居然导致了日后爪哇国的分崩离析。其实,从历史展的角度来看,王厉并没有改变太多,只是加了爪哇国的分裂。
九月,王厉一行到了爪哇国的势力中心,爪哇岛,走的慢的原因很简单,他要派出船到大王子和亲王的地盘去收钱。收到地不是钱。而是各种矿产、香料之类。
爪哇国国王是打过仗的国王,这会他的双手已经不拿刀枪。而改捧《可兰经》了。对于来自大明朝的郑和地力量他知道的一清二楚,当初在旧港国,郑和一举把南中海最强的海盗头子陈祖义给干掉了。这个陈祖义,可是南中海各国国王都给几分面子的。
几年之后,再次看到汉人的船队,不是龙城的护商队,而是汉人的另一支船队,与龙城有千丝厉缕关系的船队。这支船队没有郑和大人地那么雄伟壮观,但却有不一样地气势。这种气势在哪里,他也说不清楚,但觉得这支水师的战斗力不会差。
反正,他这会主要地乐趣不在征战,而在研究伊斯兰教的教义,国事大多交给了女儿去处理了,所以,他也烦不了这么多。
九月底,船队到了旧港,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