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部分 (第3/4页)
,大户人家,靠的只有遗传和家教,庄姓到了庄青凡的时候,已经有五房之多,庄青凡是三房,但以其天赋得族长之位。
遗传这种东西真的很难说,不过还有一个办法可以补偿那就是自然选择。每隔五年,庄家都会有一**和入族大礼。
**仪式是给年龄在十三至十七的男子,束冠礼命名取字,礼成之后必需放到江湖上游荡五年。比如庄青凡兄弟三人,同时外放,他时年十四岁,放到了辽东,回家时只看到二哥庄青祥,二哥是放到桑甘,而被放到云南的大哥却没了音讯,后来庄青凡当了族长才知,大哥外放第一年便死于苗疆,水土不服又中瘴气病死。
入族大礼有两件很重要的事情,“报丁”和“入谱”,外放回家的成员,若是在外娶妻生子的,这会可以把子女的名字报呈宗祠,把妻子的名字入族谱的时候。五年前与庄焯航一起外放的庄氏子弟共有七人,是历年来最多一次,按年龄算,如今最大的应该是二十五岁,最小的二十岁,但不知,今年有几人能回。
庄家正是靠在家里的严格教导,在外的自我实践,才保住江湖的地位,历经百年而不倒。庄家弟子除了不愿意回家的以外,活着回家的基本上都能称得上是一流好手,别以为在外的五年好过,一是不准提身世,一旦让外人知道你的庄家的人,马上就会从族谱里除名,二是必需要有一技之长方能回家,这几年其实是有长老来暗察的,只是不会让你知道而已。庄青凡在辽东,别的没学到,渔猎的本事,却可算是天下第一。三是五年为期,最后一日申时一定要回来,如果不回,就是再一个五年。一旦回来之后才能真正接触到庄家最上层的剑法和铸剑术。
明日便是庄家又一个**和入族大礼,今年**的共有四个,大房一人,二房两人,五房一人。
虽然庄家人表面上还都在为家族重要的礼仪活动而在忙碌着,但更多的心思却在了湖面上,希望能有小船近岛登岸。庄家的长辈中,最了解状况便是族长庄青凡,他手头上有这七个庄家子弟在外表现的资料,其他人都在观望。庄青凡知道,今年可能不会有几个庄家的弟子会回来。
自家儿子被放到了福建,结果去年在京城被现,已经是龙江船厂的最年轻的一个艌匠作头。
大房两个孩子,一个放到广东,一个放到山东,广东那个娶了个商人家的女儿,已经有两个孩子。在山东的入了响马,马术颇有造诣。
二房一个孩子在陕西,去年没音讯了,前年暗访,现他在一金矿淘金。
三房二哥家的孩子放在了山西,年青气盛,与人争斗前年就被杀了。
四房放在湖广,在一个铁匠辅,做了个铁匠,但技艺如何,长老带回的报告里没有写到。
五房的放在江西,从水军,如今是个百户。
………【第三章 金陵烟雨 第十四节 龙江船厂】………
京城南京最重要的河,除了北边的长江外,便是秦淮河,“十里秦淮”、“六朝金粉”。
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望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于是为了坏风水,下令凿方山,断长垅为渎,入于江,后人误认为此水是秦时所开,所以称为“秦淮”。
南京城的繁华自东吴起,到南北朝时期,秦淮河两岸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酒家林立,浓酒笙歌,无数商船昼夜往来河上,许多歌女寄身其中,轻歌曼舞,丝竹飘渺,文人才子流连其间,佳人故事留传千古。到了六朝时期,秦淮河及夫子庙一带更成为文人墨客聚会的胜地,两岸的乌衣巷、朱雀桥、桃叶渡纷纷化作诗酒风流,千百年来传于后世。乌衣巷更是六朝秦淮风流的中心,因东晋时曾经聚居了王导、谢安两大望族而名满天下。
隋唐以后,秦淮河渐趋衰落,乌衣巷更化为废墟,但却引来无数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