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部分 (第3/5页)

恐惧西凉铁骑南出,他正想有一猛将护佑他们吗?而这不正适合主公吗?”

朱治指着孙坚的伤心地说道。

孙坚点头,之前他都没有别的心思,因为汝水流域一带是袁氏势力范围,如今袁术不可靠,也怪不得他在袁氏根基边上驻足。

“好,明日就朝阳人进发。”

孙坚再次在伊阙关外驻军,这次广招人马,汝南细阳人吕范率家族数百人投靠孙坚,孙坚的势头复振作起来。

与朱对峙在旋门关的徐荣闻听消息,遂大摇大摆的离开旋门关。

关上的朱冷笑:“小小的诱兵之计也来献丑,徐荣不过如此。”

朱之所以故意贬低徐荣,不过是为了提升身边人的士气,朱驻军旋门不出,的确让士气大减。

随着徐荣持续往后退,朱麾下诸将都进言继续朝雒阳进发,而朱却犹豫了,难道徐荣正要退却雒阳,还是雒阳周边形势又有大的改变。

朱此刻不像黄巾之乱时那么消息灵通,只能靠猜测,因为兖州诸侯不愿意他太突前。

直到徐荣退军过偃师,朱才确定徐荣欲要先去对付孙坚,朱被徐荣的轻视激怒,遂拔军朝雒阳进发。

一路上看不到有人烟,朱军中粮草极速消耗,待朱加快进军到巩县,徐荣只留个一个空城给朱。

朱无奈只能一边加速进军一边让后面运送粮草,偃师已是一样,看来雒阳军民也不会多,为了粮草朱甚至分兵攻击缑氏县。

然而攻击缑氏的兵马一去不回,朱这才醒悟徐荣这不是坚壁清野,又是诱敌深入,朱相逃已不可能,求战,徐荣不知所踪。

朱无奈只能遣散兵马,只留精锐徐徐后退,结果被徐荣率西凉铁骑一击而溃,朱仓皇逃向阳城。

徐荣击败名将朱,其声名彻底响彻海内,雒阳的董越也再次把心放到肚子里。

看来四百会点只是一个泡沫了,不过今天依旧会三更,第三更在六点,零点依旧还有一更。为了会点,夜色也是拼了,有木有?

第七十七章飞熊军的雏形

“公伟公一世英名尽被小人所毁。”

曹操日夜兼行,可依然没追上朱,听到朱兵败时不由感慨道。

一旁的朱桓满脸沮丧,问道:“孟德兄,今后作何打算?”

曹操道:“天下唯有刘玄德可敌西凉铁骑,诸公虽拥兵众,然却各具私心,不肯复汉室,吾意去河内,劝玄德复进兵河南,先下雒阳,再攻函谷关,某不信诸侯还能坐视,一旦数十万大军西向,小小的函谷关岂能阻挡,外加三辅士族相助,长安将不攻自破。”

朱桓道:“既然孟德兄心意已决,某亦将去阳城见叔父大人。”

“也好,那休穆兄,希望我们还有机会并肩作战。”

曹操对朱桓深情说道:“见到公伟公替某问好。”

“保重。”

曹操不知道自己放走孙吴大营的一员大将,如果历史不改变,曹操永无机会与朱桓并肩作战。

徐荣左征右讨,终于把雒阳城的危机解决掉,雒阳周围十室九空,只有雒阳一座孤城矗立着,心有不安的董越求援报告一封接一封的递往长安。

长安经过数百万人的迁都又恢复一些西汉的人气,而这人气却是靠无数人的白骨铺垫而来,这一路死伤百姓至少有数十万,不少大臣也死于路上,如前司徒崔烈,当然也有一些人被董卓重用,如新司徒王允、太仆士孙瑞等。

如果不是这些人的帮助,董卓迁都的数百万人能到达长安的恐怕将十不足一。

不论怎么诋毁儒家,起码古儒们对民为贵君为轻落实挺好,不会想后期的儒生,为了利益抛弃天下苍生。

董卓回到长安自己的老巢才心安,问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