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 (第2/5页)
老人家虽然有错,可我能怎么样?放心吧,我给你爹留了一个位置。潞国公,太师,尚书左仆射。”
王钰倒是真大方。太师是三公之一,左仆射是首相。本来由他兼任,现在分出来给童贯。足见童素颜在他心里的分量。
“真地吗?官人你没骗我?”童素颜破涕为笑。
见她娇羞地模样,王钰心猿意马,油嘴滑舌地说道:“一会儿你就知道了。”说罢。抱着娇妻就往床上走去。
“王爷。”扫兴,王钰刚把老婆放在床上。红秀的声音就在门外响起。
“什么事?”王钰略有些不满地问道。
“卫戍衙门吴大人,吏部李大人,及福王。宪王,惠王。成王四位王爷求见。”红秀回答道。吴用李纲来王府不稀奇,这四位王爷,都是徽宗皇帝的子嗣,钦宗皇帝地兄弟。平日里不问政事,现在突然跑我府上干什么来了?
“知道,请王爷和大人们到客厅待茶,我马上就到。”王钰说道,随即低下头去,在童素颜脸颊上亲了亲。才转身离开了卧室。
现在是非常时期,新帝刚刚登基,事务繁杂,千头万绪。王钰对几位王爷突然的出现,虽然感觉意料之外。倒也在情理之中。
可当他们说明来意之后,王钰才知道,来者不善。
“丞相,新帝年幼,不能理政。本王认为,一方面仍旧按原来地制度。由丞相主持政务,同时。由皇太后监国,待天子成年,再作计较。”说这话地,是福王。他是赵桓的三弟,若说赵桓继承了赵风流地性格,那么这位王爷就继承他父皇地才情。丹青书法,诗词歌赋,无所不通,无所不精。也能七步成诗,颇有三国曹植的风范。
“不错,历年来,丞相主持变法,硕果累累,这些都是有目共睹,仍丞相主持朝廷,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因为陛下年幼,所以……”宪王是个纨绔子弟,在京中广有恶名。
王钰没有兴趣再听下去,摇头道:“四位王爷,宗族不得旨,便不能干预政事。这是祖制,王爷们不知道么?”
四位亲王面面相觑,本来今天到郡王府,也不是他们的本意,无非就是受人所托,再加上跟自己地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以不得不硬着头皮来。
“皇太后?皇太后并非圣上亲母,监国一说从何说起?”王钰看得清清楚楚,趁着赵桓驾崩,新帝即位这个机会,赵氏皇族又活跃起来。原来先帝在时,他毕竟是成年人,虽然权柄不在身上,可名义上,他是统治者。现在新帝年幼,不能理事,正好给了这些人一个借口。
“那么?依着丞相的意思,此事该当如何?”当其他三位王爷为之语塞时,福王问道。
王钰早有准备,可话不能由他来说,看了吴用一眼,后者会意,当即起身说道:“下官认为,妇人不得干政,这是自古以来地铁律。陛下年幼,这是事实,下官建议,由辅政王,丞相,共同摄政。”
四位亲王一听,没什么好说地了,朝廷向来由王钰主持,现在还搭上了皇族中辈分最高的辅政王。可辅政王名字听着威风,其实也是一个空壳。即便是把“辅政王”改成了“摄政王”,不过是个虚名而已。
“丞相,先帝在时,曾有意立朱皇后子赵乐为皇太子,如今陛下登基,母凭子贵,蔡太后后这无可非议。但朱皇后毕竟是先帝正室,若不给一个妥善地安置,恐怕不太妥当吧?”福王说道。
王钰闻言,朝这位福王打量过去。以前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朝中大臣身上,还真没注意到,这位福王平常不声不响,关键时候,居然一鸣惊人。
不错,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嫡庶观念十分严格。朱皇后是赵桓地正妻,所有皇子都必须称他为母后。对自己的母亲,只能称叫姨娘。若不给他一个妥善地安置,难以杜绝悠悠绝口,而眼下,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