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頁 (第1/2页)

國防軍深入蒙古的方式就是鐵路地延伸和築城。城池不僅成為軍事的依託,更成為經濟中心,由內閣招商成立的農牧公司在這裡收購草原地牛羊、皮毛和原奶。在加工以後通過鐵路輸送出去。

草原上的人很快發現這樣做的結果似乎不錯。因為他們可以換得更多的糧食和衣物。華夏的軍隊還會幫助他們建立定居點。有了這樣的定居點。牧民們冬天就不必擔心嚴霜和風雪。對於這些變化,牧民們的感覺很好。

而分化政策地效果也在逐步體現。雖然草原上想要通過報紙來造勢不可能,不過情報局也有自己地渠道,牧奴可以獲得解放,並和王公一樣成為華夏公民地消息還是像燎原的大火一樣在牧區傳開,加上農牧公司對農牧產品地收購,以及定居點地建設。很快有人做出嘗試,並獲得了理想中地結果。隨後出逃的牧奴越來越多。

在對草原的政策上,葉楓堅持強硬立場。這一塊的政策甚至比中原地區還要徹底。不過在傳統地儒黨和太平黨人眼中,他們對廣袤的草原並不是非常在意,這給了他推行鐵血政策的機會。

葉楓相信,自己在草原上推行的政策,對牧民來說是有利的。雖然王公們反對。並且會鼓動大批牧民跟著造反。但是他們並不是處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既然大部隊深入敵後補給困難。那就分成多股。向草原前進,在不斷改進地無線電報地聯絡中,也可以相互支援。

而為了尋求殲滅蒙古王公地主力。第八軍的騎兵師、第二、第三軍地騎兵旅也都陸續進入蒙古。加上集中起來地騎兵營、騎兵連,國防軍也湊成了三個騎兵師。而作為行動主力的第一軍三個師也都有一個騎兵旅,總計十二個騎兵旅。近三萬騎兵,如果是正面交鋒,也不懼任何對手。

當然。蒙古人不會與國防軍正面對決,經過幾次的接觸,他們已經知道這支軍隊紀律嚴明,戰術動作整齊劃一。火力兇猛,如果是正面作戰,不要說騎兵對騎兵,就是騎兵對步兵都不一定有機會。

華夏軍在清掃內蒙以後。通過築城、定居點和經濟來鞏固對草原地控制,而國防軍主力則深入蒙古,開始規模空前的一次北征。

第六集 中國攻略 360 華夏

不管國內國外接連出現新的阻力,華夏統一和發展的步伐依然堅定無比地向前邁進,北方用兵的好處之一,便是讓華夏軍逐步整合成為真正的國防軍,而有這支強大的武裝掌握在手中,華夏的統一和發展才能有保障。

東南沿海的省份,特別是廣東、福建、浙江、上海等地作為興辦近代工業,開放商貿最早的地區,經濟發展速度非常快,隨著東南地區的鐵路初步形成網絡,地區經濟的發展勢頭也越來越好。

南方的經濟發展以政府引導,民營經濟為主,民間經濟發展非常充分,北方沒有那個基礎,不過幾條大鐵路的貫通,以及北方天然具有的資源優勢,北方的工礦業也迅速崛起,成為北方近代工商業的火種,迅速燎原。

在華夏這片土地上,華夏的百姓向來不缺少勤奮和智慧,新政就像一把鐵錘,將束縛在他們身上的枷鎖敲得粉碎,潛藏在他們身上的能量頓時爆發出來,從小商小販到遍地開花的小作坊、小礦藏,都如同雨後春筍一般,紛紛湧現。

各種各樣的手工品,或者簡單機器製造出來的產品,就像曾經出現在華夏的山寨貨一樣,源源不斷地推向市場,很多曾經讓葉楓很熟悉的詞彙,如溫州貨、廣東貨等等,也再度登上歷史的舞台。

近代工業的門檻並不高,即便是傳統的大型工業冶煉化工,如今也多以小作坊、土法的格局進行,雖然對環境的破壞、資源的浪費在所難免,卻促成了華夏國力的迅速提升,和經濟的高速增長。

不過在華夏這樣一個特別重視天人合一和傳統地國度,這種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