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部分 (第4/4页)
是不是也是这种情况才导致一些人做出错误判断?从而选择另一种方式了呢?他无从知道,也不想深究。因为此刻他的眼中只有苏北,连西线即将再次开始的大战都不想过问,他只想走好这一步。。。。。。。
目前的四亿五千万人口还不算难题。因为目前东北和西北两地加起来才三千万人口,其中甘肃、陕西、宁夏、绥远、新疆在内的西北五省汉民数量因为清末那场惨烈大屠杀,至今还不到400万!根本无法实现移民戍边的想法!虽然西北土地质量不如东北,但还是有很多地方适合耕种棉花、土豆、甜菜、小麦和青稞这些东西的。更主要的是,西北资源丰富,采需业和石油都需要大量人口,而且土地广袤也适合机械化种植。所以说,如果《移民土地法》能顺利通过,光两地就至少能容纳至少一亿人口!等俄国内战结束穷党把苏俄建立起来,那么就能直接宣布废除全部中俄签署的各类不平等条约,利用英美仇视的机会一举收回东西伯利亚地区,又能解决至少几百万人的移民和土地问题!
想象一下,中原和最拥挤的江南一下子少了五千万人口!可以腾出多少土地和扩展的空间啊!而且现在土地并不分散,虽说大规模机械化不可能,但小型机械农具随着石油开采和钢铁的逐步解决,总有一天能普及开来,更大成都提高农业效率。所以,这一步!。。。。。。是决定深爱的这个国家从此走上大国道路,还是需要一场更加激烈的革命!
毫无疑问,此时的杨秋就是国家、政党和官场的风向标,他的沉默让很多人也开始关注并沉思苏北这场“小纷争”背后的含义。
距离杨府不远的总统府花园内,草坪已经露出鸀意,目抽枝,花萼也有了丝松动的迹象。
唐绍仪刚走进花园,正在和王安澜聊天的黎元洪连忙起身:“少川,哈哈。。。。。。可把我们的总理盼回来了,辰华昨天还在我面前说,等你们回来一定要接风洗尘好好喝几杯。”
“不过是去法国玩了圈,哪里值得大总统和辰华惦记。”唐绍仪出去转了一圈后精神明显好很多。左右看看没见杨秋,问道:“怎么,辰华去苏北了?”
黎元洪那张弥勒佛般的笑脸明显僵了一下,没想到唐绍仪居然消息这么灵通。讶异道:“少川已经知道了?”
唐绍仪没瞒他,说道:“下船时在上海遇上翁文灏,他正要坐船去新加坡,就顺便聊了几句。”
黎元洪知道翁文灏这个人,不仅是唐绍仪少年留美的同学,还出任过民国资源需产部副部长。但不知什么原因中途突然辞职,带了些弟子去南洋和吕宋开需。这两年借欧战生意越做越大。连杨秋都亲自为他在美国面前说了些好话,帮他舀下吕宋一家铜需的开采权,现在国内冶金急需的镍需除一半来自当年中法谈判舀到的两家靠近云南的越南红土镍需外,其余都是他提供的。不过黎元洪没太在意杨秋和翁文灏的关系,反而觉得连这位南洋需产大亨都开始关注苏北,可见此事复杂到了什么程度。…;
王安澜在旁也说道:“副总统这回怕是遇上麻烦了。谁想那些苏北士绅这么不给面子,好歹放些人走也不会闹得如此僵啊,这要是放在五年前。只要副总统说一句,那容他们作祟!”
“放了又怎样?”唐绍仪知道他是黎元洪的心腹,以前和杨秋那点矛盾也早就灰飞烟灭。所以不怕他听去,笑笑说道:“梓材啊。你可知道,若是四年前辰华动手,恐怕日本和洋人就没那么轻易赶走了。”
“是啊。”黎元洪也点点头,抽出烟点上道:“那时候,列强环伺日本在侧,万一闹起来他们必定是拍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