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 (第3/4页)
受世俗条例所框,自然的没多久就以天地为媒结合到了一起。初为人妻的阿紫刚开始还能静静的陪伴在独孤身边,看他练剑,独孤沉思时也能随伺在旁。可时间一久,她天性中好动的性格又发作起来。时不时的要独孤带她出去,或者自己闲极无聊跑出去。独孤经过数月苦思修炼,于无招的剑意渐渐清晰明了。后世名动天下的独孤九剑已具雏形说来因为刘飞扬地出现,这个时空独孤的发展已偏离了后世的发展阶段神雕中所述的独孤求败,虽然也是因为紫薇软剑误伤义士而不用,后来改用无锋无刃的玄铁重剑,进而又用木剑。然凭心而论那只是功力增加,其玄铁剑法最多只能算一只脚踏入无招地境界而以就如倚天中在光明顶一役,张无忌便只用了块大石头便把那华山二老耍得团团转而束手无策般,那些人更多只会佩服张无忌功力深厚,而没人会说他这石头功法厉害。
而现在的独孤不但见识了许多绝顶高手的身手,更真正见识到了后世中与独孤九剑齐名的太极剑法,于他的启发更是厉害,让他的武学一途起码少走十年。要知道当今武学纵是再高深莫侧如六脉神剑,降龙十八掌等都脱不了招式辅助,许多高手者老对武学的追求更多地是对招式的运用,甚少能体会到无招这个境界。要不然,当初李沧海见到刘飞扬的太极拳也不会那般动容,尽管那时刘飞扬的太极拳也就得几点皮毛而以,但其意境却让李沧海这种宗师般的高手也不得不服
次日一大早,独孤就已起身,望了眼躺在身边还在熟睡中的阿紫,只在她那娇美的脸颊上轻吻一口便走向边房简单洗漱了翻,从墙壁上摘下一把三尺有余的木剑就走出了房外向东面而去。行了里许,已可隐隐听到轰隆之声,越走声音越响。还间夹着水声。随着独孤转过一个谷道弯角,入眼便是一条白龙似的大瀑布奔泻而下,虽没有李太白笔下的那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但水声震耳欲聋。从数十丈高的山峰激泻而下,冲入峰下河潭,奔胜雷鸣,更有直接撞击在潭边巨石上,碎成无数鼓水气更是远远荡开,似雾似雨别有一番风景。
独孤并不停留,持剑走向由那水潭分流出的溪流,毫不犹豫的就纵身跳了下去。水花扎起。身子已牢牢定在湍急的溪中。独孤此时所处正在溪心,面向水潭离边缘不过三四丈远,离那瀑布直冲处直线距离也不过七八丈,由瀑布直泻而下的还有无数地树枝残叶,甚至还有许多碎石砸在潭边巨石上反弹激射过来。只见独孤右手木剑在溪水中或削或刺,舞个不停,而左手伏后,只偶尔有碎石弹到身前,才摒指成剑击飞碎石。若有人潜在溪水中便可看见,独孤每一剑使出便准确命中水底那些由上流疾冲所带来地无数树枝碎石,除了那无可阻挡的水流,便是那小、小数叶也无法从独孤身前顺流而过。更别说沾着独孤灼刁;。而更奇的是独孤并不是只把那些阻碍物击到旁边,而儿小沂阻在木剑范围之外,随着水流复又冲到身前,一波复一波,那些由上流带来的残枝等物越积越多,前仆后继,冲力越来越大,却始终不能越过由独孤木剑所把这关,单是这份身手功力传出江湖已是令人咋舌了。然而独孤却并不单只如此,本来在溪中稳如磐石的身躯反而应流而上,随着独孤身子缓缓移动,溪中地木剑自是越使越快,而那些被独孤所阻的数枝残叶竟慢慢逆流而上,无有漏网之鱼。
渐渐地独孤已逆流行到水潭中。脚下已无可立之物。水深也由原来的只到小腹而漫到下巴。自然的持剑之手也浸在潭里。离那瀑布愈近,水流更是湍急,那些数枝碎石等物冲力更强。大有不冲破独孤木剑所阻势不罢休之势。好个独孤,这时才体现出在这瀑布苦练数月的成就来,他左手在水中轻摆,只为稳住身体,右手木剑随着他的臂摆,顺刺、逆击、横削、倒劈。身随意定。剑随心走,一剑出去,有时看似毫无目标,却每每都能妙到毫颠地挡住身前目标。在此时独孤地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