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5页)
由于采用了新的进剿线路,比原先的线路要远出一倍多的路程,加上天下大雨,道路泥泞,部队行动速度较为缓慢。
但指战员们剿匪心切,毫无怨言,不时也传来轻松的说笑声。
部队进至永汉村时,郑戈令政委又命令六连按地图标记的羊肠小道,翻过五老峰,直扑山辰村,突袭钟绍文匪部的老窝。
第二天拂晓,主力部队通过铁岗西口陡峭的石阶,进入西部腹地。
二营的四连、五连立即对附近的几个村庄展开搜索,但没有发现匪踪。
正当部队准备向铁岗圩中心的乡公所推进时,忽地在几个村庄同时响起锣声、牛角号声以及擂鼓声。伴随着这些嘈杂之声,又响起了枪声和匪徒的呐喊声。看来土匪早有防备,钟绍文的投降信不过是迷惑人的鬼花招。
这时,天已大亮。从蒙蒙薄雾中可以看到各个村庄的人影晃动,匪徒们正在集结队伍,向剿匪部队咄咄逼来。
郑戈令见状,立即指挥部队占领铁岗西面普济堂南北梁两处高地。
四连、机枪连、一三一师炮连及县大队一部,控制往普济堂北面的168高地。五连在教导员范丕忠的指挥下抢占了普济堂南面的144小高地。
10。血腥“大刀会”(4)
这两处小高地皆可向东俯瞰铁岗全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这时,太阳已经冉冉升起,绿色的山野涂上橘黄|色,站在高地上的指挥员,纵目远看,铁岗周围的地形尽收眼底:
南面,是高耸入云、山头上覆盖着白雪的五老山帽子峰;从西至北,是险峻的鸡枕山;东南,是铁门似的山峰夹持着铁岗圩的入口。
所有山峰上都覆盖着浓绿阴沉的原始森林,高峰顶上的冰凌在阳光下特别耀眼。
从高处往下看,铁岗圩就像一片桃叶形的峡谷地带,夹在群山峻岭之间,方圆不过十数平方公里。从高地往南望去,便是逶迤连绵、烟云缭绕的罗浮山;北边则是奇峰插云的新丰山区。
如此险要的地势,难怪人们称这里是匪霸遮天、妖邪不灭的“山中王国”。
早饭后,匪徒们分成两大队人马缓缓地向高地开来。一队约有六七百人,逐渐接近普济堂后168高地;另一队约有三四百人,向144小高地靠拢。不一会儿,匪徒们越来越近,只见这些人脸上涂有不同色泽的油彩,身着各色道袍,下面勒着一个红兜兜,即所谓法衣,头上包着红黄黑三种不同颜色的三角布,一手拿着芭蕉扇,或擎着一个小菩萨;有的嘴上还挂着红的或蓝的、黑的胡须,一步一忽悠。
他们一个个凶神恶煞,拥簇一起,脚步趔趄,手摇芭蕉扇,挥动着刀棍,口里吚吚哇哇地发出怪叫,装出吓人的样子。
()免费TXT小说下载
据本地人介绍,他们口里喊的是几句壮胆的咒语,意思是“菩萨保佑!菩萨保佑!”“打不倒,打不倒!”“刀枪不入,刀枪不入!”等等。
在“神兵”队伍的前后,夹有一些穿便衣持枪的人,这大概是指挥和督阵的匪特分子。他们混在大刀会中,操纵会徒,为首作恶。
守在高地上的解放军指战员们,看得十分真切,早已严阵以待。
168高地上的二营于营长,考虑到会匪人多势众,经请示后将前沿阵地适当地收缩,使兵力、火力配备更为集中。
正当部队调整的当儿,刀会“神兵”以为是解放军畏惧后撤,大声喊道:“###怕我们了!弟兄们,冲啊!”便从东、西、南三面簇拥而上。
这些人在临阵前吞食了朱砂、雄黄等热性药物,又大量灌饮烧酒,一个个昏头昏脑地失去了理智,显得凶猛异常,不可一世。
这时,只见冲在前面的一个挂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