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5页)

增量,正在决定性地改变着我国人口素质的基本构成,并让全民知识水准显著地获得提升,这是件好到不能再好的大好事。 。 想看书来

第八章 高考公平吗?(3)

让更多人受教育,受更高的教育,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公平。

以下是本狼收集到的一些全国高考历史数据:

1977年,570万人报考,录取27万,录取率。

1978年,610万人报考,录取万人,录取率。

1979年,万人报考,录取万人,录取率。

1980年,333万人报考,录取28万人,录取率。

1981年,259万人报考,录取28万人,录取率。

1982年,187万人报考,录取32万人,录取率。

1983年,167万人报考,录取39万人,录取率。

1984年,164万人报考,录取48万人,录取率。

1985年,176万人报考,录取62万人,录取率。

1986年,191万人报考,录取57万人,录取率。

1987年,228万人报考,录取62万人,录取率。

1988年,272万人报考,录取67万人,录取率。

……

2001年,录取260万人,录取率首次突破50%。

2002年,527万人报考,录取321万人,录取率。

2003年,613万人报考,录取382万人,录取率。

2004年,723万人报考,录取447万人,录取率。

2005年,867万人报考,录取504万人,录取率。

2006年,880万人报考,录取530万人,录取率。

2007年,1010万人报考,录取567万人,录取率5。

2008年,1050万人报考,录取599万人,录取率。

2009年,1020万人报考,录取629万人,录取率。

高考基本上是公平的。

但不是没有漏洞。以英语考试为例,农村考生的英语基础显然远远落后于城市考生,但是他们的英语分数标准却是完全相同的。依本狼之见,这对农村同学就很不公平。

每年高考都有名目繁多的加分项目,其中有些很有道理,比如烈士子女、驻边的军人子女等。但是有些就很值得商榷一下。

比如“奥赛”,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呼吁取消散发着铜臭味道的“奥赛”, 更不该高考还要加它20分。北京理工大学的*教授认为,目前奥数教育的泛滥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不仅损害了青少年的休息健康,更让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是完全违反教育规律的。他甚至明确指出:“奥赛”对青少年的危害要大过“黄赌毒”,原因很简单,“因为黄赌毒之类受害者少,影响的是极少数所谓的‘问题学生’。而奥数班、培优班之类,大面积覆盖学校教育,堂而皇之地绑架了大多数学生,尤其是所谓的好学生,贻误、伤害着整整一代少年儿童,情节更为严重、性质更为恶劣。”

再比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本来的目的是发现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但就是因为政策规定获全国二等奖以上的可加20分,导致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越来越变味,许多作品干脆由“专家指导”变成了“专家制造”,据说现如今有的中学生选送参评的作品直接超越了硕士、博士生水平。为了加这高考20分,许多地方的“科技创新大赛”已经快要沦为“山寨创新大赛”了。

有些省份给“品学兼优”的“省级优秀学生”加分,但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