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 (第1/5页)

麻地、旺角到深水埗一带。买完了这些,就再接着买工业用地,现在青衣一带的地价应该比荃湾还低,在那里我们买几十英亩地块,今后荃湾码头建好了,这一块地块肯定大幅升值。”

“老大,你准备花多少钱来买这些地块和房屋啊。”陈力军听得越来越震惊,他说:“就算置地也没有这么大的动作啊。”

“我准备用6亿美金以上,即30多亿港币买地!我要把唐朝地产和唐朝物业今后10年的土地都买了,成为香港最大的地主!要知道,土地储备对于一个地产公司是多么的重要!我上次离开香港的时候,要你注意的几个公司现在对地产有什么动静没有?”

陈力军说:“置地公司没有买地,也没有卖地,他们只是在中环建造一座商业写字楼,九龙仓也在尖沙咀建房。利氏家族的希慎在铜锣湾整顿他们的物业。只是李嘉诚和郭得胜两人都买了好几幅地了,尖东、中环、旺角和油麻地都有他们新买的地盘。他们的眼光好像也不差啊。”

“他们两人当然是厉害角色了!”谭家宝知道,1967年是香港华人地产界的一道分水岭,一些老牌的地产商,如霍英东就被迫逐渐淡出地产界,而一些眼光独到的地产新秀就此脱颖而出。最有代表的就是以李嘉诚的长江实业、郭得胜的新鸿基地产、胡应湘的合和实业、陈曾熙的恒隆集团和陈德泰的大昌地产为代表的“地产五虎”,以及以郑裕彤的新世纪发展、王德辉的华懋集团都是在这一时期敢于抄底、敢于买地,从而积蓄大量的廉价土地,才在今后的香港地产界风生水起,成为新一代的地产大亨的。

香港富豪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曾经涉足过地产业,他们很多都是依靠地产腾飞的。

谭家宝现在立于这个难得的历史阶段,又拥有了足够的资金。所以他觉得自己一个重生者,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应该比李嘉诚他们要更加有所作为、有所建树,他甚至想称霸香港地产业。

“我们去中环和尖沙咀一带看看吧!在香港,这一带才是香港的心脏!唐朝公司在这一带如果没有像样的物业和地盘也就实在说不过去了。”谭家宝对陈力军说。

“中环一带一直是置地的天下,而尖沙咀一带却以九龙仓为首。”一边走,陈力军一边向谭家宝介绍香港的这些位置的主要竞争对手。

汽车缓缓地在这片区域来来回回地行驶着。

谭家宝看了一个透彻,然后说:“中环还有不少地块以及许多旧房,尖沙咀也是一样,尤其是尖东。所以,我给你一个任务,那就是在中环必须买回100万平方尺以上的土地和旧房;在尖沙咀好,包括尖东,你必须买回500万平方尺以上的土地。当然这两个地区的土地是越多越好!按目前的价格来看,这么多土地,其实用不了5亿元港币。所以,我希望你能花去一亿美元以上,或者更多,那就更好了。”

陈力军颤声地说:“老大,从荃湾出来,葵芳、长沙湾、深水埗、九龙塘、旺角、油麻地和尖沙咀,你一路上指指点点,到了中环。你知道你点了多少地块吗?差不多5000万平方英尺了。从中环到柴湾还没有走,我估计在走下去又是一两千万平方英尺。九龙湾、官塘和油塘一带的地皮也相对便宜,有发展空间。我估计着又有1000万平方尺以上。哦,妈呀,8000多万平方英尺的土地啊,我估计全部买了下来,就算置地、九龙仓、太古和和记黄埔加上所有华资地产界的土地储备还要多了。”

谭家宝哈哈一笑说:“对啊,你算算这所有的土地加起来有没有超过30亿?没有!而这30亿,明年就会变成60亿,后年就会变为100亿,5年以后也许会变为500亿!几十年以后呢?哈哈,要知道这还是仅仅是地块的升值。如果再加上我们开发一些优质楼盘,你想想我们会赚多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