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2/5页)

。史称:“昭宣中兴”。

公元前后87年极为相似的两种情形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皇帝的余威、辅政大臣的操守、太后的定位以及皇族的拱卫力量都在其中起到了或多或少的作用。

汉武帝16岁即位,执政时间长达50多年,假使汉武帝只有40岁的寿命,那么历史又会怎样改写?那时候是公元前116年,卫皇后的兄弟大将军卫青的权势正盛,而皇太子只有11岁,此时会不会发生外戚之祸?或者汉章帝的寿命不是31岁,而是象他的父亲明帝一样活到48岁,那么整个东汉的历史会不会由此改写?

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皇帝幼年即位,有君名而无君实,唯一能实实在在体现皇权的便是宫中数千美女。于是行淫成了幼帝们唯一的工作。而纵欲的结果便是短命。

东汉的皇帝为什么大都短命?

首先,因为皇帝短命符合外戚的利益;其次,皇帝幼年即位,有君名而无君实,唯一能实实在在体现皇权的便是宫中的数千美女。于是,行淫成了幼帝们唯一的工作,而纵欲尤其是幼年纵欲的结果便是短命。西汉吕后的儿子、清朝慈禧太后的儿子,这两位皇帝都是刚及二十便离开了人世。因为他们的离世符合两位太后摄政的需要。

5

东汉开国六十年之际开始走向衰落的另一个原因是宦官参政。

宦官参政开始于公元92年,即东汉立国六十七年之际。和帝10岁即位,窦太后临朝,太后兄弟窦宪掌握朝中一切大权。大批窦氏党徒,都做了朝官或守令。窦氏的门徒和奴客杀人越货,横行朝野。和帝在深宫中与内外臣僚隔绝,可以依靠的只有贴身宦官。公元92年,和帝用宦官郑众掌握的一部分禁军,消灭了窦氏势力。郑众从此参与政事,并受封为剿乡侯,这是宦官用权和封侯的开始。

由于宦官参政首开先例,因而最初宦官参政时还能恪守谦逊,如和帝论功行赏时,郑众总是谦让多,接受少。但到后来一切习以为常时,宦官的野心便急剧膨胀。

安帝十三岁即位,实际掌权的是邓皇后和她的兄弟邓骘等人,邓太后死后,安帝与宦官李闰、江京等合谋消灭了邓氏势力。此后宦官们大权在握,形成与皇后兄阎显等人共同专权的局面。

公元125年,宦官孙程等十九人,拥立十一岁的济阳王为帝(汉顺帝),并且杀掉阎显。顺帝时,孙程等十九人皆得封侯,宦官势力大为增长。他们不但可以充任朝官,还可以养子袭爵。 。 想看书来

第一章:秦砖汉瓦(11)

顺帝死后,梁太后兄妹专权。梁皇后死后,桓帝与宦官单超等人合谋消灭梁氏。梁冀死后,宦官独揽政权,同时有五人封侯。权势达到顶点。宦官的姻亲兄弟临州宰郡,杀人越货,与盗贼无异。宦官侯览前后夺人宅舍竟达三百八十一所,夺人田地一百一十八顷。灵帝时,宦官与外戚争斗,终于导致董卓进京,朝廷沦陷。

东汉末年,在饥饿的驱使下,人吃人的野蛮场面,不断地重演。*带给人民的不只是贫困,还有凌辱、折磨、杀戮。

和帝以来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是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在专制制度下的尖锐表现。专制制度的完备,使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之手,皇帝成为一切权力的化身,觊觎权力的人都力图挟持皇帝(即使象曹操这样自己打拼江山的人也要“挟天子以令诸侯”)。无论外戚或宦官当权,都力图拥立幼主,以便自己继续操纵。他们又都趁权力在手的时候排除异己,竭泽而渔。随着这种宫廷矛盾的愈演愈烈,东汉的统治也愈来愈腐朽。

从和帝时代开始,*官僚、宦官、地主恶霸相互勾结,剥削贫苦人民。少数人成为巨富,大部分人贫苦穷困,无以为生。到了东汉末年,贫富悬殊已经到了登峰造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