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3/4页)
逸服用了“五行血凝丹”似乎也没有什么大碍,也就没有坚持了。他是住在膳堂附近的茅屋内,几步路的事。而阎云逸则是住在山下的慕仙集,还要再走上好几里路。
天云山脚下的慕仙集四百年前就存在了,那是一些俗世中的精明商人,看到天云山下修炼之人众多,不少出自于附近的大家族。个个年少多金,且大多出手较为阔绰。这些精明的商人就相约一起,组团在天云山山脚下一块地势平坦的地方开市,这就是慕仙集的前身。
想想也是,天云修者个个以修炼为第一要务,要赶在阳寿耗尽之前,凝脉筑基,这样才能得寿千年,为更高的修行打好基础。对于寿命只有百年的外门弟子而言,时间就是修行,时间就是道行,时间就是一切。哪还有闲功夫去忙于什么俗事俗物。加之外门弟子地位低下,身边没有一个可心的使唤人。所以很多修者没有修出仙风道骨,却都个个胡子邋遢,不修边幅,衣服破破烂烂,修成了乞丐样。这种情况在外门弟子之中尤为甚,以至于有些修真门派戏称天云门为乞丐门。
而这种大量商家集中开市的形式,对外门弟子而言不啻于一场及时雨。极大地方便了天云门的外门弟子修行。这些苦闷加苦逼的外门弟子,太需要这么一个地方,互通有无,补充各种日常生活物资,找人帮他们缝洗衣服,洒扫蒸煮,甚至找点乐子,改善一下他们单调生活。
慕仙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了。如果没有慕仙集,外门弟子就算是采买一些日用品,也只能到二百里之外的东营城。由于集内设施齐全生活方便,大量有钱且有志于修仙的天云俗家弟子,干脆围绕着这些商户结庐筑屋,集中居住于此。集中复习用功,准备半年一度的天云门入门大考。
而天云门的入门弟子、外门弟子也不时光顾,出售一些汰换下来或者自己用不着的法宝、灵物,换取一些修炼用的材料。加之慕仙集是离十万蛮山最近的集镇,前往蛮山之中猎兽采药的散修也会来此歇脚或者常住。
人气不缺,市场很大。最终在十万蛮山边缘,天云山脚下形成一个常住人口三四千的集镇。如果按到慕仙集现在的规模和设施来看,被称之为慕仙集确实有些委屈,叫它慕仙镇甚至叫慕仙城也不为过。由于几百年前慕仙集初创时的那批老顾客大都还健在,叫惯了口改不过来也就沿用“慕仙集”叫法至今。
天云门实质默许了这么一个集镇存在,还在慕仙集内设置了一个大型的禁制,防止妖魔鬼怪的侵袭。更加确定了慕仙集在天云山甚至在十万蛮山中最大市集的地位。
阎云逸紧赶慢赶,终于赶在深夜子时之前来到慕仙集。修者修行没有黑夜白天的区别,慕仙集的大部份商铺也是十二个时辰全天营业,看店伙计两班倒。走在慕仙集的大街上,虽然已是深夜,却一点没有普通市集门前冷落车马稀的萧条景像,阎云逸一边走一边饶有兴趣地看着街边的风景。
街道两旁的灯笼都被点着,释放着明亮柔和的光芒,天空不时传来各种骑兽的鸣叫,飞行法宝拖曳的光芒,不时划过天际,这些都是晚课后赶来慕仙集消遣购物的天云内门弟子,或者前往十万蛮山淘宝,路过在此歇脚的散修。
身处十万蛮山边缘的慕仙镇,傍晚那是相当的清凉宜人,从十万蛮山吹来带着原始气息的风让人觉得无比惬意。夜晚的来临不仅没有让人流减少,反而更加热闹。各商家此时也卯足了力气,时下闲暇的伙计们都站在门前不断高声吆喝着:“本店出售各阶法宝,货种齐全,物美价廉。无论您是入门学徒,还是菁英弟子,本店都能满足您的需求……”
“三阶灵田,面积五亩,灵气浓郁,无论是种植灵谷还是灵草,保证您大获丰收!只要三品灵石二十个,挥泪便宜卖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本店出售各种高阶灵药,千年老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