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 (第4/5页)

。”

杜妈妈等人立刻站了起来。

十一娘笑着给太夫人行了礼,坐到了太夫人的身边,太夫人携了她的手,脂红已手脚轻快地收了牌,玉版奉了茶。

太夫人就遣了屋里的人,沉吟道:“谕哥儿今年也有十五岁了吧?”

难道因为徐嗣勤成了亲,所以想起了徐嗣谕的婚事?

十一娘商量着,笑着应了声“是”,道:“十月二十五日就该满十五岁,进十六岁了。”

太夫人微微点头,眼底露出满意的神色,轻声道:“他年纪也不小了,又出了服。屋里的事,你也要多关心关心了。给他挑两个样子清秀人品忠厚的人放在屋里吧!”

十一娘怔了怔才反应过来。

不由暴汗。

徐嗣谕初中还没有毕业呢!

不过,这是这个时代的常态,她不好反对,笑着应是,回去和徐令宜商量。

“用不着这么早吧!小心败坏了身子。”

“也不小了。”徐令宜不以为然,“现在都九月下旬了,回乐安的话,这一去一来,时间全耽搁在了路上。我给姜先生写了封信,等明年开春谕哥儿再回乐安。正好把这事办了!”

十一娘只好道:“这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办成的。总不能放个搅事精在屋里。那还不如不放人。”徐令宜听了笑道:“这有什么不好办的!等媳妇进了门,听话,谕哥儿又想留下来,就留下来好了。不听话,打发出去就行了。”

*********************

求粉红票哦!

第522章 吃亏(中)

徐令宜说的不知道有多轻松,十一娘却不知道该如何回他。什么叫听话?什么叫不听话?一个人命运也许就会从此改变。

而徐令宜见她半晌无语,以为她是不知道选谁好。笑道:“这件事也不急,慢慢来就是。”

十一娘应诺,在心里盘算了好几天,决定先问问徐嗣谕本人的意思。

徐嗣谕压根就没有想到十一娘问他这个问题,任他再深沉内敛,也只是个十五岁的小伙子,脸涨得通红,呐呐说不出一句话来。

十一娘看着淡淡一笑,若有所指地道:“少年夫妻最恩爱,多半因为那是最初的感动。你父亲也说,这件事不急,慢慢来。你想好了,到时候差人回我一声就是。”

然后端茶送了客。

徐嗣谕脑子里乱糟糟地出了院子门,迎面见贞姐儿和丫鬟小鹂笑盈盈地低声说着话过了。他忙打起精神和贞姐儿打了个招呼。

贞姐儿显得有些羞怯:“听母亲说,二哥过完年才会安乐,是吗?”

徐嗣谕笑着点头:“怎么了?难道有什么东西让我捎去安乐不成?”

自姜家九小姐来家里做过客后,十一娘每年都会送些衣物吃食过去,姜家九小姐也会送些“自己亲手”做的鞋袜过来。十一娘把还礼的差事交给了贞姐儿。两人一来二去,又随着姜家九小姐年纪渐长,有了书信往来。

贞姐儿脸色微红,一旁的小鹂就笑道:“十月初十是六少爷的周岁,二十五是二少爷的生辰,到了十一月,我们家小姐就该及笄了。如果二少爷也在家,小姐说,比中秋节还热闹。”

及笄礼后,贞姐儿就出嫁了。这可能是她在徐家过得最后一个生辰了。因为服丧,徐嗣谕留在了燕京,加上从山阳回来的徐嗣勤、徐嗣俭兄弟,对于他们兄弟姐妹来说,是真正的团圆。

徐嗣谕颇有怅然,却笑着点头:“到时候我一定会送份大礼给妹妹!”

“谁要二哥的大礼。”贞姐儿望着徐嗣谕,眼神很认真,“我只希望二哥别忘了我这个妹妹,有机会的时候来看看我。”

徐嗣谕重重地点了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