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2/4页)

许久,许翠翠推一推杜思磊说:“思磊哥,你真的喜欢我吗?”

杜思磊狠狠地亲了她一口说:“这一年多来,我都想死你了!”

许翠翠说:“以后我们怎么办?”

杜思磊说:“反正我没有什么牵挂,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许翠翠说:“我们跑!”

杜思磊说:“跑是行,上哪里跑?”

许翠翠说:“我想了好久了,我们跑到广东去,我有一个表哥,在一个叫厚街的地方工厂里打工,一个月能挣几百块钱,我们就投奔他去!”

杜思磊说:“好,我们着手准备。”

许翠翠想了一想,又不放心地说:“要说,咱们走了,那个死鬼刘继宗怎么办呢?”

杜思磊说:“我也想好了,我们不亏待他,我把自己这几年积攒的一万多块钱,大部分给他留下,咱们年轻力壮,不愁没有饭吃。”

许翠翠一听杜思磊有这么多钱,又舍不得了。她对杜思磊说:“给他留五千块钱就不少了。这几年,我这么伺候他,也算是对得起他了。”

他们最终离开家里这一天,许翠翠早已把刘继宗所有的衣服全部洗了一遍儿,把五千块钱塞到了床上刘继宗的枕头底下。到了小晌午的时候,许翠翠把女儿抱给了婆婆,说自己娘家有急事,自己要赶紧回家看看。这种事情发生过多次,婆婆不假思索地就答应了。

等到了第二天,杜家和刘家都发现他们两个不见了以后,猜测这事情有点蹊跷。刘家父母和刘继宗一起分析,许翠翠应该留下点什么,他们在屋子里搜寻,发现了那五千元钱,三个人恍然大悟,这女人八成是被杜思磊拐跑了。刘家父母要告诉刘臭蛋,然后去杜家闹,刘继宗少气无力地说:“闹什么闹,还嫌不够丢人?你们要是去闹,就是嫌我死得慢。”一席话,说得他爹娘倒咽气。他妈妈越想越生气,站在当院里,骂天,骂地,骂日头,骂月亮,骂猪和鸡子解气。后来,见到了杜凤梧一家,就指桑骂槐。杜家自知理亏,随刘继宗的妈妈怎么骂,就是不招惹。

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这事情捂都捂不住,更不要说刘继宗妈妈终日叫骂,没有几天在寨子里就传开了。许多人像亲眼看到一样,把两个人私奔的细节说得活灵活现的。一些人同情地说,这许翠翠跟着刘继宗这些年,没少遭罪,守着一个没有用的男人,跟守活寡一样。更多的男人女人抨击他们的行为,说许翠翠有男人,有孩子,竟然这么不守妇道,算不得一个好女人。也有人说,都80年代了,啥都改革开放,发生这样的事情犯不着大惊小怪。又有人抬杠说,你也让自己的女人开放开放。头发稀少的发旺哥比别人看得透,善于总结,他说:“这都是###在作怪,继宗家的完全是让小磊的一根###戳得晕头转向。唉,这杜思磊真是的,胜过了他祖上任何一个人。七太爷是私奔,他爹是拐带,他是把这两个人占全了。”总之,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人们发现,这许翠翠走后,刘继宗一下子失去了靠山,没有人可以依赖了,身体反而比以前好了一些。

寨子里小一点的年轻人,又是一种不同见解,他们看到这两个私奔的男女,很久没有回来,据说是到南方打工去了,并且听说混得很不错,一颗颗不安分的心跟着飞向了南方。

修庙(1)

我的乡亲们不知怎么啦,过去整天为吃穿发愁,现在钻进了钱眼子里边。有的人三起三落,有的人快速致富,有的人稳定上升,有的人由富变贫,寨子里一扫过去淳朴的民风,每天都有稀奇古怪的事情发生。不仅经济生活发生着裂变,而且精神生活也发生着裂变。这不,基督教这几年有所退缩,其他教派开始占上风。一些老年人不仅对修坟祭祖、续家谱感兴趣,对恢复寺院、庙产也动上了劲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