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姐妹

1

陶园和陶然是同父异母的姐妹,相差两岁。

做母亲的偏爱自己生的孩子,陶然得到母亲的关怀远远的超过陶园。譬如感冒,母亲告诉她该吃什么药,让她自己去放药的抽屉里找,若没有所需的药品,就让陶园自己到小区大门旁的药店去买,然后交代:“看清楚说明再吃。”就当陶园已经好的摸样,不再过问。但换做陶然感冒,就是一等一的大事,母亲不仅要端茶送水,还慌张着带小妹去吊盐水,在家里反复叮咛陶然多喝水,别吃油腻香燥之物,饭桌上的饭菜也换成清淡适合感冒病人服用的汤菜。陶园若有不满。母亲一句话就堵住她:“她比你小。”这么分明的对待,换在俩女孩身上的作用是陶园逢感冒嗓子疼什么的,吃药就会好,陶然偏要去医院吊盐水才痊愈。被忽略的那个自己生成了抵抗力,关注过多的这个反而弱不禁风。所以,在家务上,母亲多叫陶园做。陶然可以饭后看电视上电脑玩游戏,陶园就得去洗碗抹桌子拖地板。父亲说母亲的爱是在害陶然,不是关心。母亲就同父亲吵:“不就是让陶园多做了点事,陶然身体差,你又不是没看见。”父亲无话可说。这个小女孩真是体质偏差,三天两头感冒不说,拉肚子也是家常便饭。爸爸虽是疼爱这个大女儿,但面对妻子也是无可奈何,有时候就叫陶园看书去,他来洗碗,这就换了陶母的不快,唠叨格外多,俩人总是大吵一架。类似的吵架一多,陶园就明白了,她被继母安排做的事是不能让别人来分担的,不论是爸爸还是小妹,谁来做都会让母亲不满,母亲不满家庭就不得安宁。明白这个道理之后,陶园就不让爸爸插手来洗碗什么的了,反正自己已经做顺了,很快就能洗完收拾好。仅仅如此,她倒也不气闷,气闷的是,有时候中午不能回家吃饭,晚上回来,中午的碗也堆在哪里,等着她晚上一起来洗。原来,妈是人家的妈,自己的妈死了就是死了。

最让陶园难受的就是找母亲要钱交各种资料费或者买卫生巾什么的,她都要盘问个仔细,然后总是把她每个月的花销唠叨上几句。如果换做陶然一开口就给,根本不问要钱干什么。我是多余的。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直至母亲有次亲口说出。那次家里要添置个大件商品,陶园就多了句嘴出了个点子,没想到母亲脸一沉,说:“你又不是我们家的人,这事不必你费心。”陶园的眼泪就一下掉肚里去了。爸爸也生气母亲的言语,但抗争的声音显得那么不着疼痒。打这以后,陶园回家就沉默,很少说话。

而在学校里,陶园是个开朗的孩子,人缘很好,大家都喜欢她。

从小被冷落成了习惯的陶园,对母亲不能一碗水端平的行为开始见惯不怪。反正自己回来的再晚,母亲是不会过问的,妹妹稍稍迟点到家,母亲会大惊小怪。一个是含着捧着,另一个是晾着冷着,一个是巴心巴肝,一个是置之不理,天长日久就养成了陶园觉得什么都是别人的和我无关,陶然却反过来,什么都是自己的,别和我争。于是,在姐姐面前,陶然开始蛮横起来,话里言外都带着讥讽的意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挖苦她的机会。她这么愤恨姐姐,还有一个缘故,就是陶园的成绩总是班上前三名。她俩在同一个学校,凡教过陶园的老师都又教陶然,逢陶然不用心的时候,老师们就开始用陶园说事,这种苦口婆心的所用的例子起了相反作用,陶然越发憎恨姐姐,回家后都要找茬和陶园闹一次别扭。陶园不知其中缘故,但也明白和小妹吵架的结果是自己肯定要落继母的抢白,所以还是忍了为好,当没看见没听见,也不理她在一边“发疯”,自己看书就是。

也只有看书陶园才觉得世界真安静下来。

沪斐出现

2

陶母就是不喜欢这个不是自己生的女孩。她其实很懂事,很少给她添麻烦,生活上学习上从来都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