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2/4页)

水”肯定是水井坊,因为像石正源这种部队正团级出身的领导不可能喝“水鼓冲”——米酒;“果”就是果子狸;“虾”当然是龙虾啦;他估算了一下,水井坊800多元一瓶,一件6瓶就要5000元左右;一个果子狸也差不多要2000元;龙虾200元一斤,买两只大概也要2000元。由于乡财政紧张,于是他马上叫司机从计生罚款中拿出一万元驱车到江城采购。

第二天上午,石正源一行驱车前来龙坪视察调研。汤文斌不失时机地介绍自己与石正源同属一个部队,两人的距离一下就拉近了许多。石正源首先听取了汤文斌的工作汇报,当得知龙坪乡是省级少数民族贫困乡,连发工资都有困难的情况后,他似乎有点不大相信,在南湖区怎么还会有这么落后的乡镇,同时也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在龙坪脱贫致富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汇报完毕,已是午饭时间,汤文斌故作诙谐地说:“各位领导,革命嘛,不是请客,就是吃饭,到饭堂吃个工作餐吧。”

“汤书记,毛主席的话是‘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你怎么能篡改他老人家的话呢?”石正源一句话,让汤文斌讨了个没趣。

来到饭堂,看到桌上摆了两个大大的龙虾头、几大碟切成片的龙虾、生吃龙虾的配料、焖得香喷喷的一大锅金黄色的果子狸,还有几瓶水井坊,石正源眼都睁大了。

“这顿饭要多少钱?”石正源用食指指了指,问道。

“不多,大概一万元这样。”汤文斌如实回答。

“你们乡一年的财政收入是多少?”石正源又问。

“200万这样。”看到石正源的脸色不对,汤文斌这时有点诚惶诚恐起来。

“汤书记!现在你们乡还拖欠教师的工资,竟然这样大吃大喝,怎么对得起辛勤的人民教师!”

“石书记息怒,不过是偶尔一万几千元嘛。”关键想打圆场。

《死刑贪官》(3)

“今天来一个书记吃一万,明天来一个书记吃一万,你们龙坪有多少个万来吃!你们看,干部职工在吃什么?我们在这里山珍海味,干部职工怎么想,怎么看?这不是喝坏了党风,败坏了社会风气吗?你们要吃你们自己吃,吃完明天给我写检讨!”

说罢,把手一挥,对随行人员说:“走,我们吃虾饺去!”然后扬长而去。

汤文斌脸色大变,石正源一行已经走得老远了,他还站在那里发呆。最后不得不把菜拿到饭店处理掉,把水井坊退回给专卖店,第二天老老实实写了份检讨交到区委办。汤文斌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挨了当头一闷棍,消息传开,很多想“盛情”款待的乡镇吸取教训,按四菜一汤的标准进行接待,石正源吃得津津有味,厨师也敬佩地伸出拇指称赞道:“还是这个石书记好伺候,好招待。”

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除了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型国有企业进行控股外,一般的中小型企业进行变卖出售,让其变成民营企业或股份制企业,政府只负责税收,不再干预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这一重大举措,是中央审时度势,总结改革开放多年来的经验教训作出的英明决策。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解决长期存在的政企不分的问题,让企业真正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运行;另一个重要考虑是许多国有企业由于厂长经理在采购原材料时高价进货,出售产品时压低价格,从中收取回扣。一届厂长经理是这样,换一届还是这样,致使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萎缩,很多企业甚至亏损,难以为继。为了继续有回扣拿,一届厂长、经理以厂房、地皮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下一届以设备、甚至产品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贷得越多,亏损越多。有的在经营中,把公家的钱打进私人的存折或储蓄卡,做生意赚了钱讲是自己私人做的,最多是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