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 (第2/4页)

陈洪吉今年四十多岁,个头不高,穿戴还是前朝模样,举止更是旧派商人。见到王振宇十分客气,因为何健之前的工作做的好,因此陈洪吉对王振宇是有问必答。

王振宇想知道的重点不是靖州,而是何健在那份情报上重点提及的洪江四大家族,这个在后世的历史教科书可是完全没有涉及的。

据陈洪吉叫,靖州府的特产就是木材,这个买卖基本上是宝庆人在做,每年的交易额超过百万,但是在洪江,木材只占一个小比重,最赚钱的生意有两个,一个是桐油,一个是鸦片

桐油一年的交易额差不多一千万,而鸦片就不清楚了,但是估计只会多不会少。

桐油生意目前就是张,朱,梁,刘四大家族在垄断经营。其中张家和朱家分别来自江西和安徽,并非本地人,但是在洪江扎根几十年,已经成为足以影响整个湘西的大家族了。

桐油的买卖,他们两家各占三成,而且两家扩张也很有默契,张家扩张往北走,朝着沅州,叙州方向,朱家则朝着会同方向。张家的第一代张积昌已经死了,如今掌舵张积昌油号的是第三代张景锟。虽然已经不再是洪江八大油号的第一号了,但依然是举足轻重。

朱家第一代朱志大依然健在,不过已经是年过七旬,垂垂老矣了。其富有程度不用多言,陈洪吉到是跟王振宇说起了这两家的一个共同的趣闻:

话说一个算命先生对张积昌说,张家富不过三代,他的子孙将来会饿死在街头。张积昌就上街随便找了30个人,给他们钱让这些人做生意,惟一条件是将来自己子孙讨饭上门时能给予施舍。这还不算,到了朱志大这里,又有一个算命先生对朱志大说,朱家富不过三代,朱志大为了给子孙后代留条后路,拿出大笔资金,大兴土木,建了360家店铺,并把这些店面无偿租给做生意的商人,条件是当他家境衰败,子孙衣食无着时,每家轮流给他们饭吃。后来别人拿张积昌的故事来说朱志大的时候,朱志大居然还说出了很有哲理的一番话:“子孙强似我,要钱做什么?子孙弱似我,要钱做什么?”这个话很快就在整个湘西商界传遍了。

“好,好一个做什么,不愧是商界前辈,有胸怀有气度。” 王振宇当着陈洪吉的面自然是努力抬高商人了,可是他肚子里却在想,这个张积昌和朱志大碰到的那个算命先生不会是同一个人吧。忽悠人家散尽家财,实在是太坏了。但是王振宇也从陈洪吉的口述中得到了一个结论,自己想在这个时代有所发展,首先第一步就得有自己的地盘,而眼下湘西就是自己选中的第一个地盘,这个地方位置不好,北边顶着湖北,北洋军随时可以从常德下来,南边对着广西的沈鸿英,西边更是和野心勃勃的滇黔军连着,东边就是省府势力,如果不是这里山地居多易守难攻,且受制于自身势力过于弱小,王振宇无论如何也不会选择进湘西的,在他看来人口稠密的邵阳都比湘西位置要好,但是现在看来湘西是个宝地啊,居然。

王振宇和陈洪吉聊得十分投机,话题也渐渐由潜入深了。

“陈先生,呵呵,王某今天请你来其实还是有个忙要您帮的!”

“岂敢,岂敢,王将军有事但请吩咐,学生一定照办!”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如今清帝逊位,南北共和了,可是这靖州府的各大商号却都是武器在手,这对本将军来说倒也无妨,可对这地方绥靖却是大大不妥。”

陈洪吉老人jīng一个,眼前这位年轻将军的心思他岂能不明白,就是希望商户把手中的武装叫出来。历任靖州知州都有此心,却均为告成。

他想了想,还是如实回话:“这个是自然,但是王将军,您有所不知,这十几年来,整个靖州府周边治安很坏,盗匪横行,我们这些跑买卖的没个家伙护身如何敢上路?另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