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4/5页)

也不少,甚至有白玉制成的小人。

中山靖王刘胜离世的时候,他的弟弟汉武帝还在世,也许是这位注重奢华的皇帝为自己的庶兄建造了一座特别豪华的陵墓。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轪侯夫人遗体令世界为之一惊。同时出土的文物中,还有一幅“长沙T字形彩色帛画”。我曾推断这幅帛画是东园制作的随葬品。东园是宫廷设立的作坊,专门负责制造棺木等大葬所需的物品。

通常皇帝即位后不久,就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陵墓。不仅是皇帝自己的大葬物品,如果皇太后以及生母还在世的话,还必须准备她们的随葬物品。不单是皇族,重臣去世,天子也常常“赐东园之秘器”以示慰问。这类记载散见于史书,可见受赐是一种荣耀。

九 丝绸之路也是玉之路(3)

河北省满城县的汉墓出土的玉衣估计并非是在当地所属的中山国制造的。很可能是从朝廷掌管的东园出品的。玉片上打着小孔,以金丝或银丝缝合而成。如此高度的技艺一定是由宫廷独有。陪葬品中的玉饰亦然。

玉与平民无缘。

即便是用作装饰,需求者也只限于皇帝以及王宫贵族、富豪。或许民间根本没有玉石加工这门职业,即使民间有玉石作坊,玉石的原材料也是朝廷专卖品,是皇帝的产业。

如今也一样。从海外旅行归国时,过海关手续最繁杂的要数烟和酒。烟是专卖品,酒税在国库收入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所以检查十分严格。

我认为至少在汉代,玉的采购是由朝廷独掌的。宫廷中使用着大量玉器,或许也向民间出售。既然是利益都落入皇帝手中的专卖品,自然会考虑维持玉价的手段。

如果大量的玉被偷运至中原,玉价必定会受影响,最终导致价格下降,这是经济的必然规律。

所以,国家——皇帝、朝廷及其组织的总称——有必要严格控制西域的玉的运送。

汉代在敦煌以西已设置了出入境检查的关卡。当然,防止罪犯逃脱以及危险人物的入境也是关卡的作用之一。但可以想见,关卡也一定为防止玉石走私发挥着作用。或许这才是关卡的主要任务也未可知。

位于西域出入口的关卡之所以被命名为玉门,一定与上述背景有关吧。

唐代的玉门关位于敦煌以东。新开的“伊吾(哈密)道”不经过敦煌,但关卡仍命名为玉门关。

现在的和田县城夹于两河之间。两条河都发源于昆仑山脉,在下游合流为和田河,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转为地下伏流,而后汇入塔里木河。

城东的河流是玉龙喀什河,城西的是喀拉喀什河,两河都出产玉石。在和田县西北与喀拉喀什河相望的是墨玉县,因此这条河也叫墨玉河。这样的话,两条河的名称中都带了一个“玉”字。

玉的原石没有棱角。想必是从海拔七千米以上的高山一路顺水而下,棱角自然而然地磨平了。我在和田县有幸看到了原石。虽然大小形状各异,却没有一块是带棱角的。在加以研磨雕琢之前,它们已是圆滑的形状了。

传说在没有月亮的夜晚,河里若有发光的地方,就说明那里有玉石。

说起月亮,在现代汉语中,“月”的发音是yuè,“玉”的发音是yù,两者发音比较相近。在福建南部和台湾使用的闽南语中,前者是ghuek,后者是ghek,我幼时对这两个发音总是混淆弄不清。

昆仑玉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于阗玉”。“于”字的现代音是yú,和“玉”的发音只是第四声和第二声的不同。

《韩非子》里有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姓和的人向国王献上一块宝玉。但宝玉被鉴定为普通石头,和氏因此被斩断了左脚。他又向另一个国王进献,结果又被斩断了右脚。他去见第三个国王的时候,在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