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2/4页)
,只在意家族的利益和自己的名声。
刘存对汉武帝的功绩深为钦佩,但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专横政治非常反感,在刘存看来,独尊儒术不但压制了华夏民族的哲学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压制了人性。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的增长,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深重苦难,刘存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他慢慢明白了历史潮流特有的惯性,在无法改变沉重现实的情况下,他只能去适应、去借势了。
霍坚和田牧看到刘存说完话就转过身去,长时间俯瞰前方筑城的方向一动不动,知道刘存在思考事情,于是都不敢打扰他。
良久,刘存长长吁口气,转向霍坚低声建议:“此城建好,会有很多心灵手巧精于计算的工头、工匠涌现出来,我想请先生将这些人才召集起来,组建一个甚至多个对外承接各种建筑工程的工匠营,根据雇主的工程大小和建筑难度收取报酬,以收取的报酬发薪水,人员可以多一些,如果经验够了,还可以细分为专造桥梁的工匠营,专造亭台楼阁的工匠营,甚至还可以有专门修路、修葺城池的工匠营,只要组织得好,就能随叫随到,节省很多时间。”
看到霍坚若有所思的样子,刘存笑着承诺:“别担心没事干,我打算用五年时间,不断发展工商业,不断赚钱接纳流民,扩建周边各县之间的官道,最低标准是扩大一倍,让咱们制造的四轮马车能够轻松快捷地来往于各县之间,同时恢复已经废弛多年的驿站,把治下驿站纳入军队编制,用以安置伤残士卒或退役士卒,除承担驿站原有职责之外,还会增加货运马车数量,以有偿方式承接各地商家的客货运送、信件委托传递等项目,干好了军民两便,一举数得,哪怕干不好,对军事也是很有用处的。”
田牧非常高兴:“主上这想法好,对军对民都有巨大益处,前朝就有过这样的先例,只是无法坚持下来,也没有主上如此明确细致的规划,此事若是办成了,别的不说,周边各县就能真正连在一起了。”
“不但利军利民,尤其对兵事的帮助最大,属下赞成!下去就按主上的意思办,选出最好的工匠和工头,先组建三个千人工匠营再说,如果主上需要,随时可以将整个工匠营调上战场去帮忙。”霍坚一针见血指出刘存的根本目的。
第四十一章 琅琊水军(上)
东武城是刘存即将上任的治所,这座城池与周边各县的城池相比非常普通,但对于刘存来说意义非凡。
首先,这是刘存“从天而降”的关键之地,虽然他从到达此地再到逃离此地仅为半天时间,尚未看清这座城市的真切容貌,但从某种意义来讲,东武城无疑是刘存的诞生之地。
其次,这座城市是刘存和妻子孙婉邂逅的地方,正是因为这次邂逅,两个人最终走到一起,成了相亲相爱相濡以沫的夫妻。
因此,刘存在新任县丞纪维的陪伴下巡视正在修葺的城池时,心里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伤感,尽管之前纪维受刘存所托找到了孙婉原来夫家的十几具尸体并予以厚葬,但此刻刘存看到城里城外所到之处一片混乱,随处可见当初黄巾焚城的痕迹,心底里还是涌出阵阵浓郁的哀伤与感慨之情。
刘存看到整个修葺进度很慢,询问原因之后哭笑不得:原先负责施工的两万五千流民逃走大半,而且逃到了琅琊县和重建的枳城。
回到城中尚算完好的县衙,刘存召集仅存的十一名官吏听取汇报,这才知道县城内外居民总人数只剩下区区一万四千余人,其中大半还是周围乡村的农民,原住民仅存三千四百余人,可见去年春黄巾暴动带来的灾难有多深。
了解大致情况后,刘存命令停止四面城墙的修葺,集中全部劳力清理城中废墟,抓紧时间修建住房。
面对吏员拿出的如同写意山水画般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