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记者洪广玉 (第2/4页)

好书推荐: 末日穿梭商人

舆论走向。而我们的科学家呢,都是些本本分分、一心埋头于科研工作的知识分子,平日里专注于实验室与研究课题,哪里懂得如何在舆论战场上与他们抗衡,自然不是他们的对手。”

饶毅教授抬头望向远方,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与坚定:“但我们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任由他们抹黑科学、误导民众。我们必须想办法改变这一现状,哪怕艰难险阻,也要努力夺回舆论的阵地,让民众重新认识科学的价值与意义,重拾对国家科研力量的信任。否则,科学的发展将会被这些不实舆论的枷锁死死禁锢,人类文明进步的脚步也将因此而停滞不前。”

张启微微颔首,握紧了拳头:“饶教授,您说得对。我们是该行动起来了,只是这舆论之战,该从何下手呢?”

饶毅教授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我们先从整理详实的科学资料开始,用最严谨、最易懂的方式向民众解释科学原理与真相。同时,也要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那些同样坚信科学的有识之士、正义的媒体从业者,共同来抵御这股歪风邪气。虽然这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但我们别无选择。”

饶毅教授又继续说道:“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个科普是相当困难的。科学本就曲高和寡,一般民众不了解。我们不仅要克服知识体系的巨大差异,还要打破民众心中已被谣言和偏见筑起的高墙。”

他微微叹了口气,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而且,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虚假信息传播速度极快,民众往往更容易被那些夺人眼球、简单粗暴的谣言所吸引。我们精心准备的科普内容,可能在传播量和传播速度上远远不及那些恶意编造的谎言。

再者,科普工作需要长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我们科学家的时间本就十分有限,在科研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科普工作中去,这也导致科普的推进总是举步维艰。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放弃,因为科普是我们扭转当前局面,重塑民众信任的唯一途径,哪怕艰难,也要砥砺前行。”

他又继续说道:“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科学普及,仅仅是一个润滑剂,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科学与大众之间的摩擦,但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真正的科普是推广,让科学成果实实在在地走进民众生活,让大家看到其益处与价值。可现状是,如果你不推广,民众就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这东西肯定有问题。他们会想,如果没有问题,为什么政府不推广?然而,当政府一旦尝试推广了,那些造谣生事之人又会立刻跳出来,污蔑政府被收买。这就陷入了一个两难的怪圈,无论怎样做似乎都难以令所有人满意。”

饶毅教授眉头紧锁,表情严肃:“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国家力量来介入,去打击这些恶意谣言。只有依靠国家的公信力与权威性,才有可能在这场舆论与真相的较量中占据上风。

但问题在于,我们目前恰恰缺乏这种打击谣言的决心。一方面,担心过度干预会影响言论自由的氛围;另一方面,对于谣言的源头与传播路径缺乏精准有效的打击手段。长此以往,科学的声音只会被越来越多的谣言所淹没,民众对科学的误解也会越来越深,这对于整个国家乃至全人类的科学发展进程都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尽快找到一个平衡的方法,既能保障公民的言论权利,又能有力地打击谣言,为科学的推广开辟一条光明大道。”

张启正和饶毅教授正交谈间,饶毅教授的手机铃声打破了凝重的氛围。接完电话,饶毅教授面色平静地对张启说道:“助手来电,说是有位叫洪广玉的记者,自称来自《华夏每日电讯》,听闻实验基地遇袭一事,欲前来采访,已经到了门口。”

饶毅教授微微顿了顿,接着说:“这位洪广玉先生在农业领域深耕过,对生物技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