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部分 (第2/5页)

总王大兵待吴明说完,也说道:“将军,这个大清实在是不来事了,不如干他个逼养的,大噶伙一块在明朝吃香喝辣。”说这到,顿了一下,又道:“弟兄们银子已经收了,好处也得了,这事说什呢都要做,要不然,也太没的义气了。”

千总陈二郎待他们说完,也道:“将军,鞑子残暴,我们都是亲眼见过的,江北的百姓被他们祸害得不成样子。再说了,这些鞑子什么时候把我们当人看过,挖掘堑壕、送死当炮灰这的差事都是我们的,有好处捞功劳的好事全是他们的,妈啦个巴子的,我看这些鞑子也不比咱们强到哪里去。一天到晚牛逼哄哄,看不起我们汉人,这不是照样被人家太平军给打的鬼似道子?。。。弟兄们拿了好处是不假,不过识时务者为俊杰,鳌拜这一败,鞑子主力已经不保,这天已经翻了过来,往后该是咱汉人扬眉吐气的时候了,将军这个时候不带我们走大道,什么时候带我们走!”

陈二郎的话让另外几个军官都是深有同感,不住点头。说一千道一万,他们都是本乡本土的人,南直隶江北就二府,一个扬州,一个淮安,眼看着家乡被口外来的蒙古鞑子祸害成这个鬼样子,他们心里怎么可能没有想法。

陆如龙脸颊动了一动,目光落在那中年男子身子,再看看一双双殷切望着自己的眼睛,叹口气,摆摆手道:“罢了,既然你们都决定了,我这做将军的要不成全你们,恐怕多半死于非命。。。。你们看着办吧,一切都随你们。”

见陆如龙肯反正归明,跪在地上的一众淮安将领顿时大喜过望。至于陆如龙所说不答应就会死于非命,他们却是一个也不搭腔的,这话听过就算。吴明从地上站起,走到帐外对守在外面的一众亲兵点了点头。那些亲兵早就等着这一刻,立时分头行动。其他几个军官也都领人行动。很快,傅勒赫就接到了绿营兵作乱的急报。

淮安兵的营盘就立在大营内,离满蒙兵的营盘离的不远,所以乱事一起,满蒙兵的营盘就遭到了淮安兵的进攻。

陆如龙既已做了决定,也不含糊,亲自指挥人马猛攻满蒙兵。淮安兵将火箭一支接着一支不停射入满蒙兵的营帐中,更是到处放火。没过多久,三湾大营就火光四起了。(未完待续。)

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营救不得了

留守三湾大营的满蒙兵多是新丁,没什么经验的他们面对陡乱的淮安绿营兵,竟然不知如何应对,被压得几乎冲不出营来。

淮安兵们不但到处放火,更将夫子营中的民夫都驱赶了出来在营中乱冲,这让整个大营变得更加混乱。

傅勒赫气得双目充血,这会叫骂也没什么意义了,当务之急是赶紧稳住阵脚,把作乱的营兵弹压住,要不然鳌拜他们带着兵马退下来,一看大营都成这样了,哪里还能退得进来。为此,他亲率亲卫冲杀,冒着淮安兵的火箭突进,缓解了危机,令得满蒙兵从最初的无头苍蝇变成了群龙有首。

打马北逃的鳌拜发现前方大营火起,只觉手足冰凉,一股寒意涌上心头,大营要是丢了,这数万清军可就没吃没喝了。几个将领也是一脸慌张的赶到,个个不知道如何是好。

蒙军正白旗固山额真伊拜图是兵部蒙尚书明安达礼的胞弟,其父博博图属蒙古西特鲁部,世居科尔沁,天命年间归附努尔哈赤,崇祯九年时随太宗皇帝攻打锦州时战死。胞兄明安达礼位列议政大臣,伊拜图也曾得授理藩院尚书。

早在顺治决定御驾亲征前,伊拜图便奉命领蒙军三千余南下,原是要驻防荆州,以防太平军夺占湖广全省,半道闻听金厦海寇侵入长江,江宁有警,故率部增援江宁。至扬州,金厦海寇已退,便暂留扬州城。顺治大军到后,领本旗兵马归江北大营提调。

“大营去不得了,咱们得赶紧回扬州!”

伊拜图虽不知道大营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