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2/5页)

了之后,发现这包不属于嫌犯,只是嫌犯捡来的东西,把里边的现金用光之后,就丢在那里。

因为不是证物,LADP就没有保留这东西的义务,但明显这个包也不属于一个美国公民。

而通过跟中国大使馆联系,确认这位中国公民在美逗留期间去世了,死因是突发急病。

不过看过藏在包的夹层里的那封信以后,丹尼斯确定此人并不是死于突发疾病,此人早就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否则也不会写这么一封类似遗书的信。

而这个人的美国之行显然是为了完成死前的遗愿,所留下的一切联系方式都是错的,他来了就没打算回去。中国大使馆找不到此人的家属,这个背包自然就成了没人理会的东西。

所以,这个不是证物也无人认领的包就被扔给了他。

得到这个旅行包,未尝不是好事。因为他最近心情越来越糟糕,每日面对由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所引发的杀人案,他需要点儿新鲜的事物转换心情。

那个纸张很硬的信封在他灵巧的食指上微妙的保持着平衡,有点像他每日穿梭于火线的心情。

查了查行事历,他把后面的工作全部用笔划掉,收拾了简单的旅行包,带上了他心爱的相机,决定去一趟信中所提到的城市。

至少远在中国的那个城市,他并不陌生,他上大学之前在那里的大熊猫繁育基地当过一段时间义工,米切尔夫人应该还记得他。

…………

…………

上午还在家里坐着,傍晚丹尼斯已经在飞机上吃着晚餐了。

那个包里的所有东西,他最在意那张明信片,因为上面没一个他认识的字。真是惭愧,他虽然会说中文,说的还算很流利,而且还会一点方言俚语,却一个汉字不认识。

不过这年头,有互联网什么都能解决。在机场等航班的时候,他下载了一个软件,是一部电子汉语字典,那个软件有个好处,用摄像头照着要翻译的文字,那软件就可以识别文字,并告诉你文字的读音及含义。

一边嚼着口味很糟的可乐饼,丹尼斯一边回忆着明信片上的文字。

[林希:

愿安好!

这里很漂亮,比明信片照片上还漂亮,你真应该出来走走。

……

最后,请不要等我。

韩耀辉

**年**月**日]

“林希”肯定是信里所说的那个“小希”,这最后的“不要等我”又是什么意思?

丹尼斯百思不得其解,字面上意思,汉语字典已经告诉他了,就是一种请求或者命令的口气,希望听话的人不要进行等待这个动作。

明明信里那么放心不下,明信片上前几句还溢满关心之意,最后却是一句拒绝的话。这到底是分手还是表白?

大概是他天生直觉灵敏,总觉得这四个字混杂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深情和浓浓的哀伤。

“真不明白中国人的脑回路是怎么构成的。”丹尼斯不禁嘀咕了一句。

他把残羹剩饭交给乘务员,开始闭目养神。

一闭眼,那张令他印象深刻的照片立刻浮现眼前,照片上的两名男子看起来都很开心。

一个带着爽朗的笑容,露出一口健康的白牙,皮肤因为日晒而比一般中国人黑很多。

一个虽然只微微笑,但丹尼斯就是有种感觉,这可能是这张过分好看的脸上所浮现过的最明显的笑容了。

如果让他去猜谁是那个“小希”,丹尼斯一定猜后者,他有接近百分之百的把握,自己猜的绝对没错。因为照片里的两人一人穿着登山服,一人穿着居家服,一人因为阳光而皮肤黝黑,一人因为总是宅在家而脸色成近乎病态的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