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甩锅:明宣宗的锅 (第2/5页)
时期,大明最大的一次危机就是由宦官王振引起的。】
*******
如果说刚刚的天幕解说对明宣宗是一记重击,那么这一次简直是致命的!因为现在正是他在位的第十年,这岂不是说,他随时都可能没命了?而更让他感到惊恐的是,根据天幕所称,他的儿子竟然分别为英宗朱祁镇和景帝朱祁钰,这是什么意思?
明宣宗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恐惧,他不知道这些称号意味着什么,但他清楚地知道,一旦自己驾崩,将会有一场皇位争夺的风波。
此外,明宣宗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朱祁钰只有谥号,却没有庙号。按照常理来说,唐朝以后的皇帝应该既有谥号又有庙号才对啊。这让明宣宗越发觉得这件事扑朔迷离,他迫切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未来的信息。
莫说朱瞻基,刚才发言不当的孙皇后直接就楞在了当场,毕竟自己儿子当皇帝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但庶子也有帝号,这是什么情况?是出现了第二次靖难之变吗?还是英宗早亡?毕竟叫英宗这个庙号的,活得都不太长,比如北宋英宗在位四年。她的脑海中闪过无数个念头,脸上露出惊愕和疑惑的表情。
******
【在生命即将走向尽头之时,明宣宗朱瞻基怀着对大明江山未来的深深忧虑和期许,郑重地指定了已然被册立为皇太子的朱祁镇作为自己的皇位继承人。当时的朱祁镇年仅九岁,还是一个懵懂稚嫩的孩子,但命运的齿轮却无情地推动着他登上了那至高无上的皇位,定年号为正统。
起初,由于新帝年幼,无法独立处理繁杂的国家事务,整个朝政大权几乎完全掌握在太皇太后张氏手中。而以杨士奇、杨荣和杨溥为首的贤臣们则齐心协力,共同辅佐小皇帝治理天下。他们秉持着公正廉洁的原则,尽心尽力地为国家出谋划策,使得大明王朝在这段时间内保持了相对稳定和繁荣的局面。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逐渐发生了变化。先是太皇太后张氏因病离世,紧接着“三杨”也相继离开朝堂,失去了这些有力的支柱之后,朱祁镇开始放纵自己,并对身边的太监王振言听计从。王振凭借着皇帝的信任和宠爱,迅速崛起并独揽大权,从而开启了宦官专权的黑暗时代。
这位年轻的英宗皇帝因涉世未深且缺乏足够的判断力,轻易就被王振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对其种种越轨行为不仅不加制止,反而予以纵容支持。于是乎,朝廷内外乌烟瘴气,政治腐败不堪,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更为严重的是,正是因为王振的弄权误国以及朱祁镇的盲目听从,最终酿成了震惊朝野的“土木堡之变”。在这场灾难性的战役中,皇帝朱祁镇不幸沦为瓦剌军的俘虏,而王振本人也被愤怒的将士斩杀于阵前。此外,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埜等数十位忠心耿耿的大臣亦在激战中壮烈殉国。
假如朱瞻基能够再多活十年,并全心全意地教导朱祁镇,那么待到朱祁镇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完全成熟之后再继承皇位,情况或许会截然不同。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以及明成祖朱棣等诸位先帝,皆对宦官的潜在危害有着清晰而深刻的认识,并且精于掌控和运用他们的手段与策略。倘若朱祁镇也能如此,明晰宦官势力可能带来的种种恶果,熟练掌握驾驭这些人的方法技巧,那么便断然不会出现宦官肆意弄权、扰乱朝政的局面。
正因为缺乏这样的认知与能力,才最终酿成了那场惨绝人寰的“土木堡之变”。这场巨变不仅令无数将士血洒疆场,更使得明朝的国力遭受重创,自此走上了衰败之路。若当初朱瞻基能多些时间来悉心培养朱祁镇,让他早早明白其中利害关系,也许历史将会改写,大明王朝亦能继续保持其繁荣昌盛之势。然而,历史没有假设,这一遗憾终究无法弥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