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多尔兖也搞不定 (第2/4页)

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方面,多尔衮限制了顺治小皇帝与母亲相见的次数,这使得年幼的顺治小皇帝对多尔衮心生怨恨。对于一个如此年轻的孩子来说,他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不能见到妈妈,所以只能将怒火发泄到多尔衮身上;

另一方面,随着顺治小皇帝接受了汉人的教育,他开始逐渐明白一些事情,并对多尔衮与母亲之间的特殊关系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不满情绪。甚至他觉得多尔兖对自己的一切“好”,都是自己母亲用……换来的,这对于一个依赖母亲的男孩子是一种奇耻大辱!

由于这种天生的权力与亲缘关系,多尔衮和顺治小皇帝之间要实现和解确实困难重重。然而,多尔衮仍然在努力尝试。毕竟,他自认为是摄政王,而且被封为睿亲王,具有卓越的智慧。因此,他坚信这些小小的问题应该能够轻松解决。但其实他没有第三条路可选……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山西突然爆发了姜镶之变!这场突如其来的叛乱给了多尔兖一个离开北京,离开一个是非的机会。于是,多尔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方法:离开北京,前往山西战场亲自指挥作战。

这一决定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要知道,自清军入关六年来,无论是面对强大的李自成还是顽强抵抗的南明势力,多尔兖都能稳稳地坐镇北京,从容不迫地指挥战局。

然而这次,他却亲自踏上了征途,这与他一贯作为摄政王的身份和职责似乎有些不符。人们不禁猜测,多尔兖是否真的需要亲自出马呢?难道没有其他更合适的将领可以代替他吗?这一切究竟意味着什么?

时间回到崇祯十七年,此时李自成率领大军从西安出发,一路向北京进发。而大同,则成为了这场战争中的一个关键地点。然而,令人惊讶的是,镇守大同的总兵姜镶竟然毫不迟疑地选择了投降,将这座坚固的城池拱手让给了李自成。

从那时起,姜镶的行为变得越发复杂多变。他先是背叛明朝,投靠了李自成的大顺政权;然后又在李自成失败后,迅速改变立场,投降了清朝。

甚至当他得知李自成在山海关战败,匆忙退出北京时,他立刻下令处决了大顺政权留在大同的所有将领,并将他们的首级送给清军,表示自己的忠诚。这一系列的操作,让人不禁感叹姜镶就像官场中的川剧变脸大师一样,瞬间变换着自己的角色。

然而,姜镶以为自己的投诚会换来丰厚的回报,但事实并非如此。由于他过去的种种行为,尤其是与李自成之间的关系,使得清朝对他充满了疑虑和不信任。尽管他为清朝提供了便利,但清朝并没有给予他应有的待遇,反而处处防范他。对于这个有着复杂历史背景的人物,清朝显然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随着清军在北方的不断推进,姜镶一直都在为他们西征大顺军,北面抵挡蒙古人的游骑兵,可谓是尽心尽力,但即使这样,清朝也依旧看不起他。不仅如此,更为过分的是,清军竟然在大同城内抢走了姜镶族人的新媳妇。除此之外,在大同城内,清军军纪十分松散,士兵们经常肆意妄为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些行为让姜镶感到非常愤怒和不满,从而加重了双方之间的矛盾。

终于有一天,忍无可忍的姜镶决定不再忍受这种屈辱和不公,他要奋起反抗。于是,他凭毅然决然地发起了起义,并迅速占领了山西全境。最终,他选择再次投靠南明永历帝,继续与清朝对抗。

当多尔兖得知这一变故时,恰好他正想亲自领兵出征。对外宣称的理由是:山西与北京如此之近,而满清的重兵却被南明牵制在南方。此外,多铎、豪格等善战的亲王也已离世。因此,他认为有必要亲自出马。

然而,实际上,多尔兖趁机离开北京这个充满是非的地方才是他真实的目的。尽管如此,他仍然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