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大西军的遵义会议 (第3/6页)

地意识到,如果不能够妥善处理好大西政权当前的政治体制问题,并及时调整军事战略路线,那么这支曾经威风凛凛的大军必将面临灭顶之灾。

有鉴于此,四王决定在军营之中召开一场绝密且意义非凡的军事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他们全面深入地总结了大西国一路走来所遭遇的种种惨痛失败教训,严厉斥责陈皇后和汪兆龄误国殃民的罪行。同时,他们还仔细剖析了大西军未来的生存之道以及发展路径。最终,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与权衡,四王达成了高度一致的决议——必须要将陈皇后和汪兆龄彻底铲除。

隆武二年的岁末时分(公元 1647 年 1 月下旬),寒风凛冽,天地间一片萧瑟。就在这冰冷刺骨的日子里,一场惊心动魄的变故正在悄然上演。

四王暗中派遣了五百名精锐亲兵,如鬼魅般悄然潜入遵义的桃源洞。他们的目标明确而冷酷——陈氏、张献忠的幼子以及汪兆龄。

当夜幕完全笼罩大地时,杀戮开始了。刀光剑影交错之间,鲜血四溅,陈氏和汪兆龄等人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惊呼便已命丧黄泉。不仅如此,四王还下令斩草除根,将他们的亲信也尽数诛杀,以绝后患。

这场血腥的屠杀过后,四王紧接着发布了一道震撼人心的公告。这份公告洋洋洒洒数千言,详细地阐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

其一,四王义正言辞地陈述了杀死陈氏和汪兆龄二人的缘由,毫不留情地揭露并罗列了他们所犯下的累累罪行;

其二,四王表明了自己与清军之间那血海深仇,誓言此仇不共戴天,必倾尽全力与之对抗到底;

其三,四王展现出了宽广的胸怀,表示愿意与那些不敌视大西军的明军携手合作,共同抵御外敌;

其四,对于军队的管理,四王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明令禁止在未交战的情况下滥杀无辜,同时严令将士们不得骚扰百姓,违者严惩不贷;

其五,也是最为引人瞩目的一点,四王决定共同统率大西军,毅然舍弃了原有的王号,回归到四人本来的姓名。从此,世间再无称王称霸的四王,取而代之的是以平东将军孙可望、安西将军李定国、抚南将军刘文秀、定北将军艾能奇之名威震天下的四位豪杰。

至于张献忠那个小儿子,他们是提都没提,似乎就根本没有这个人,甚至还说张献忠早在北上抗清之前,就将自己的儿子给摔死了。这种谎言谁信谁是傻瓜,但谁敢不信, 谁就更傻!

自遵义会议结束后,以孙可望为首的四位大将率领着士气高昂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向贵阳进发。这支队伍纪律严明,沿途竟是秋毫无犯,所到之处百姓们无不拍手称赞。而此时镇守贵阳的明朝官员包括按察使张耀、布政使参议曾益以及都指挥使陈瑞征等人。当他们听闻大西军已然兵临城下之时,心中惶恐不安,赶忙率领部下匆匆退往定番,并企图在那里集结兵力负隅顽抗,与大西军展开一场生死较量。

面对敌人的垂死挣扎,孙可望果断派出麾下勇猛善战的定北将军艾能奇,令其带领五千精锐之师前去攻打定番。艾能奇不负众望,他身先士卒,指挥有方,麾下将士们更是个个奋勇杀敌。经过一番激烈鏖战,终于在农历二月十二日这天成功攻克定番城。此役中,敌军主将张耀当场阵亡,曾益见大势已去绝望自杀,而陈瑞征则趁乱狼狈逃窜。

随着定番之战的胜利,大西军势如破竹,四位将领又迅速分兵多路,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贵州全境。一路上,他们不仅收编了众多原本效命于明朝的军队,还大力整顿当地的吏治,严惩贪腐,选拔贤能之士为官,使得贵州地区的政治面貌焕然一新,社会秩序逐渐恢复稳定,百姓们也得以安居乐业。

就在这时,又一个关键的契机降临了。云南总兵龙在田派出使者快马加鞭地给孙可望送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