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部分 (第4/5页)
见过呢。”
“不都说要改革创新嘛,我觉得咱们驻京办也该有点新气象。”杜成行似是很欣赏自己的创意,言语间不免有些喜于言表。
“看来杜主任确实是需要换个岗位了,要不真是人才的Lang费。”栾义祥笑着说。
“我也就这点小打小闹的本事,不足领导挂齿。”杜成行开始倒茶水。
水倒上,开始切入正题。
潘宝山抿了口茶,顿了顿,道:“栾司长,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城市的发展正逐步组团,有形成城市群的趋势,所以城市发展的本身需要建设快速交通,来解决城市与城市之间、中心城区与卫星城镇之间的通行问题,同时也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难题,更好地让人们出行。我们瑞东不失时机,正在申建双临、迅光和绵之三市的城际轻轨,在路线设计方面,不知有没有微调的地方?”
“哦,这个问题啊。”栾义祥很谨慎地点了点头,思考了一下,道:“微调应该可以,动作大了,估计难度会成倍地增长。毕竟方案的大改动,不是哪一个人说了算,只要经过专家组讨论的。”
“那个我明白。”潘宝山道,“就是微调,在现有报批的路线图基础上,某一小段稍微加点弯子。”
“有没有估算过,加过弯子后多出几公里?”栾义祥问。
“最多五公里。”潘宝山道,“我知道轻轨造价也不低,如果增加的距离太长,跟原计划造价差别太大,肯定也不合适。”
“嗯,五公里嘛,也就十个亿吧。”栾义祥道,“我觉得是没问题的,当然,还要回去再进一步了解一下,毕竟我不是直接负责综合运输研究规划的,还要稍微运作一下。”
“那太好了,就劳烦栾司长多关心关心。”潘宝山笑道,“需要润滑地方,你尽管开口。”
“好说。”栾义祥笑了笑,道:“那多少也是需要的。”
“明白明白。”潘宝山一点头,“要不这样,你大概给个数,也好让瑞东那边准备一下,到时可实现无缝对接,节省时间。”
“前后也就上个七位数吧。”栾义祥道,“毕竟也还有我的面子在里面,不会多到哪儿去的。”
“感谢,感谢栾司长,咱们瑞东也不能让你白忙活。”潘宝山给事情加上了个堂皇的外衣,道:“毕竟事情本身也算是公事,只不过操作方式稍微私人化了一点而已。”
栾义祥摆摆手,笑说不用。
话题也就到此为止,接下去就是吃喝,玩乐。
第八百九十二章 深藏不露是高手
新城借力城际轻轨,是件绝对利好的事情,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社会认知效应。不过潘宝山也知道,宣传新城绝非易事,因为再怎么着段高航掌控着瑞东大局,必然死卡,如果找关系利用媒体发声,找到谁就是给谁出难题,免不了要被他责问。
能不能巧妙借力,曲中求直?
潘宝山想到了两个人,一个是广电总局电影局制片处处长魏笃专,一个是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副职负责人贾绪构,他在瑞东广电局的时候,和他们拉下过关系。现在,能否通过那两人的关系,以关注新城的影视基地为抓手,从而带动新城的宣传效应?
成与不成,试试再说。凭现在的身份,潘宝山相信他们不会不给面子。当然,他也有考虑,得注意方式方法,不能让他们沾了身而甩不掉。
潘宝山先找魏笃专交谈,此人行事算是稳重,比较靠谱,不像贾绪构,嘴头子功夫厉害,实际办事却稍有欠缺。
“魏处长,每次找你都是有事相求,这让我有点过意不去啊。”潘宝山把身架放得很低,见到魏笃专时主动和他打招呼。
魏笃专深知,此时的潘宝山已不是当初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