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2/4页)
不打散分编,以此为基础,仍编成纵队手枪连,由连顺舟任连长。连顺舟觉得连长小了点,当初他就是红十九师的手枪连连长,革命和不革命都有一年多光景了,重新回到红军队伍中来,怎么还是没点长进呢?
和红十九师时的情景大不一样的是,红四军首长从一、二、三纵队抽调了大批干部,充实到新编成的第四纵队,包括名为“大队”实为连队这一级,都能摊上主力纵队抽调来的军官。那些军官有的参加过南昌暴动,有的参加过秋收暴动,都在井冈山上吃过红糙米,不敢说身经百战吧,对这支以闽西暴动的农民为骨干编成的新军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贝疙瘩。连顺舟的手枪连人手少,除了他的二十来个快枪手外,补进了龙岩、永定、上杭三县的暴动农民,拢共才五十来人。连顺舟并不愁兵少,只要他回一趟上杭连家堡,他有把握将自己的手枪连滚成一个大雪球,别说扩成第四纵队的“第九支队”了,就是扩成红四军的“第六纵队”,也不是没有可能!令他底气不足的,不是缺兵,而是少将,他需要的是久荡江湖的军官,这才是成军之本。如果有了足够的军官,说不定用不了多久,他就能扩编成“红六军”呢!
连顺舟去找傅柏翠司令员要人,要主力纵队派来的军官。党代表张鼎丞问他要几个?连顺舟说,出家人不贪财,多多益善。傅司令和张党代表就一起笑起来,说谁都知道革命者多多益善的道理。不过,手枪连最多只能派两名军官去,一个党代表必不可少,再就派个副连长去,其他各排排长就派不出来了,得手枪连自己想办法。
九 不是冤家不聚头(3)
派来的党代表先到手枪连报到。来人穿一身红四军在汀州赶制的灰色新军服,宽大得长及膝盖的军裤不曾染汗,但绑腿上倒沾满黄尘土。尽管天气热了,他还是穿得整整齐齐,就连头上军帽都戴得端端正正,身上的小背包也是自己背来的,连个挑夫都不曾用。党代表自我介绍说,他叫王初恩,是从第三纵队调来的,原来的职务就是连党代表。他还说自己老家在湘西,祖祖辈辈给财主家种田,家里穷得也是“屌蛋打腿杆,当当作响”。两年前,他跟着毛委员参加了秋收暴动,上了井冈山。王初恩人长得很结实,脸相忠厚,就连眉锋骨都平平坦坦,还有那双略显浑浊的眼睛,总是带着一种农民式的忧郁,这让连顺舟很放心。党代表党代表,就是代表了共产党安置在他身边的人,党代表和一连之长到底谁官大官小,谁管谁?连顺舟还弄不太清楚,先前在闽西红军时他就一直搞不清楚,就像他说不上朱德和毛泽东二人到底谁管谁一样。不管是什么职务吧,有一个老红四军派来的人坐镇,让他心里踏实,感觉上有了主心骨。
党代表王初恩对这位富豪出身的手枪连长却存足了十二分的戒心。在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李任予向他介绍连顺舟的情况,他听了简直有点目瞪口呆。闽西这地方,真是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怎么什么样的革命者都有呢?来手枪连报到的第一天,他就坦率地对连顺舟说,其实我根本不愿意调到第四纵队来,留在第三纵队多好?可是不行啊,他是一名共产党员,是连党代表,只能听党的,不能让党听他的。连顺舟听他这么说,脸上讪讪的,心想只怕要不了多久,这个党代表就会跑掉的,他哪会稀罕第四纵队?
王初恩一到手枪连,先张罗着要成立“党支部”,说是纵队、支队和大队都要有“党部”,这是毛委员早在三湾时就为红军定下的规矩,到了井冈山上都一点没走样。连要设党支部,班要设党小组。可他一查看,手枪连总共也没几个党员,就连连长连顺舟都不是党员,无奈,只得再等等看吧,心说等副连长派下来再说。
纵队答应委派来的副连长却一直迟迟不见露面。连顺舟跑到傅司令那催了几次,千呼万唤的副连长终于来手枪连报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