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2/4页)

令宁古塔章京(官名)海包率所部进击,战于乌扎拉村,打死沙俄侵略者十人,打伤七十八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六月,宁古塔都统沙尔瑚达率战舰四十艘同侵略军激战于松花江下游,歼敌二百七十人。顺治十七年(1660年)宁古塔将军巴海率水军破敌于古法坛村,斩首六十余级,溺水死者甚众。

上述表明,中国领土一直是俄罗斯人一块虎视眈眈的肥肉。其实沙俄政府,乃至后来的苏维埃政府、俄罗斯政府,都从未停歇过侵占中国的野心。《尼布楚条约》以及当时沙俄国内的政治危机,只不过让这份野心暂时放在一边。《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中国黑龙江边境地带得以安定了一百余年。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无情地破开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看到清政府内部危机重重,国力衰弱,争相前来瓜这片东方圣土。

俄罗斯人当然不甘人后。1859年,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对清政府进了一次武装讹诈,迫使清政府签订《中俄瑷珲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一个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为: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归俄国,瑷珲对岸精奇哩江(今俄国结雅河)上游东南的一小块地区(后称江东六十四屯)保留中国方面的永久居住权和管辖权;乌苏里江以东的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只允许中、俄两国船只航行。条约生效之日,于1689年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确定的国界同时作废。这个条约和1860年签订的《北京条约》确定了俄国在远东的现代疆界。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于甲午战争后达到顶峰。这伙帝国主义强盗中,又以俄国最可恨。它瓜分到的中国领土面积最大,包括黑龙江、吉林、盛京、内蒙古、外蒙古、新疆、以及甘肃和直隶部分地区。姑且不论俄匪占据这么多地方能否享用得了,但贪婪的大蟒吃东西,从来不管是肉还是骨头,总是吃了再说,撑死再算。

俄罗斯人不仅想霸占整个中国,更占霸占整个太平洋,所以一直想在太平洋沿岸寻找不冻港。驻烟台俄国领事调查了辽东半岛,向本国政府详细报告了大连湾的情况。提及大连湾有四个单独的良好港湾,能停泊吃水二十英尺甚至更多的船只,而且冬夏相宜。俄国财政大臣维特与李鸿章于1896年商议中俄密约时,曾提到由中东铁路修支线通黄海海口的问题,此举透露出俄国想占有海港的意图。1897年2月,俄国大贵族乌赫托姆斯基公爵来华,指望通过李鸿章,“谋求中国人对满洲干线南线的认可”。因为清政府这时不满于沙俄修筑中东铁路,这个企图没有成功。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后,穆拉维约夫于11月23日建议,俄国政府要“不失时机地”占领大连湾。尼古拉批示:“决不能失掉时机”。即同意了他的建议。

11月末,俄、德经过秘密谈判,达成一项谅解,互相支持对方的侵华活动(可笑的是,这两个国家竟在四十年后成为睚眦欲裂的死对头),俄国于是打着援助中国的幌子,派军舰开赴旅顺。穆拉维约夫向中国驻俄公使杨儒表示:“德事(指德占胶州湾)愿效力,而难于措词,或请中国指定海口,俾泊俄舰,示各国中俄联盟之证,俄较易借口,德或稍敛迹。”清政府听信沙俄的谎言,允许俄舰驶入旅顺水面,并命令旅顺守将宋庆:“俄船在旅所有应用物件,随时接济,勿听将弁讹言,致启衅端。”俄舰于12月14日驶入旅顺口。

俄国以“助华”为名,将军舰开进旅顺,但在胶州问题上又没有“效力”的实际行动,这就促使清政府醒悟过来,觉察到俄、德是串通一气的,德国是俄国的“前驱”。12月29日,总理衙门要巴布罗福作出俄国无意取得旅顺口的书面保证。巴布罗福佯称,一旦政治形势许可,俄舰就撤离旅顺,同时却要求清政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