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 (第2/5页)

是因为明白这一点,兵变初起时,莫并未断然下令平叛。

眼见叛军停下攻击,禁卫大统领并未下令攻击,反而命军士一半警戒,一半随那些内侍一起高声宣示王诏。一时间,王诏内容竟迅速传遍凌都。

易洛很快也听到了这道王诏,不由惊愕:“莫这一次竟如此敏锐?”

——他放出六芒星的烟花只是想给白初宜传讯,却没料到会给安陆王这样的平叛借口。

“事关身家性命,还能慢吗?”易庭却不甚在意。

沐清却懂易洛的意思:“不!王是说,他竟能在永寒反应过来前便下此诏。”

易洛点头:“的确奇怪!而且,看这宣诏地阵势。也不是立刻就能安排妥当的……”

在易洛的设想中,即便此举被人所用,也该是永寒,而素王的平叛大军近在咫尺,永寒必败。那时,一个弑父叛乱之人的话自然不可信,但是,对同情者而言,这却是一个为永寒鸣冤的绝借口,到时候。安陆朝野必有一番更大的动荡。

正是有此成算,易洛才敢冒险行事。

易庭一愣,随即也明白过来:“难道是巧合?”随即失笑:“总不会是王与安陆的什么人已有默契吧!”

易洛与沐清同时讶然苦笑。

——可别弄巧成拙了!

*****

对郑禧来说,这简直是个绝妙地巧合!

莫重伤,她方寸大乱,直到长史奉命赶到,记下王立永宇为太子的诏命后,她才心绪稍定,随即就听长史低声请示:“王,既然

叛国嫌疑,何不借机瓦解叛军军心?……安陆实在损多精锐……”

这位长史出身安陆贵族,自八岁起便是莫的伴读,算是莫最亲信的臣下,素来寡言,然而但凡有言,皆中有害,莫几乎是言无不从。有些话只有他能讲,也只有他敢讲,也只有他讲了,莫才会听进去。

莫稍稍思考了一会儿,便点头应允了,让长史拟诏,却又嘱咐未得王命,不得擅颁。

长史明白他地意思,没有再争,拟好诏书后,一字一句地念给他听,待他点头认可,才退下用玺。

莫的伤十分严重,东岚的三棱刺本就是秘杀工具,剧毒淬炼,虽说没有到见血封喉的程度,但是,三棱刺的伤,伤口深且难以止血,失血加中毒,几乎是神仙也难救。

安陆重秘间,莫当然清楚这点,所以,他才急召长史立储,并且准允长史的建议,希望能够尽快平叛。

郑禧并不是无知妇人,并不会认为,君王立嗣就万事大吉了。心绪稍定之后,她反而更加不安,泪珠不断落下:“王,如今这情势,您立永宇,不是要我们娘仨的命吗?倒不如立永寒算了……他总是你的嫡系子嗣……”

一番话说得凄婉无比,又入情入理,周围都是她与莫的亲信,自然无人不跟着落泪附和。

莫为王多年,如何听不明白王后的意思——不过是逼着他舍弃永寒罢了——只是,心中方要有决断,他陡然看到沈若莘落下地三棱刺,心中恍然一动,额头立时沁出一层冷汗。

“王!”郑禧一直关注莫的神态,一见他如此反应,不由大骇,生怕是他伤重不行了。

“永寒不可杀!”莫咬牙明言决断,“杀”字方出口,人已昏厥。

郑禧大惊,旁边永宇、荣敏以及一干宫人皆大声号哭,她却止住泪水,默然站起。

“王后,内宫之乱已毕,是否请王移驾?”亲卫统领忽然匆匆上楼,叩首禀告,郑禧神色木然,却点了头。

郑禧的耳边此时全是莫最后的那句话,心中滋味复杂得难以言喻,更是一个字也说不出口,几乎是昏昏噩噩地被宫女扶下白塔,随着宫女、侍卫一起护着莫回王殿,唯一还记得的便是紧紧拉着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