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2/4页)

,纯粹是把这里当做景观在看,当然,大家也知道,这转动的扇叶不仅让人觉得美丽,而且还能生产白花花的银子。

参观到此结束,李大山把大家领回了大礼堂。此时也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李大山早就要新雇佣的两个阿姨做好了午饭,于是就安排大家在大礼堂里吃饭。虽然饭菜都很普通,就连罗校长也没有给予特殊待遇,但是这些学生吃得都非常香,因为他们的心都有了归属,对自己的未来有了前进的方向。

罗校长觉得自己给学生找到了一个好东家,也非常开心,吃饭的时候还一再向李大山和黄教授表示感谢。吃完饭以后,罗校长知道自己此行的使命到此也就完成了。罗校长也对学生讲了话,他说,他马上就要回学校了,这一走,三十个人就从学生变成了社会人,大家要学会独立生活,勇敢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情况。他要求大家在八鲤农场安心工作,踏实工作,做出成绩,展现出牧业学校毕业生应有的素质和风采,同时希望大家多保重身体,有空了多回母校看看。

说完罗校长就向李大山等人告辞,李大山本意要留他住上几天。但是这段时间毕业生离校的很多,罗校长实在分不开身,答应有空一定再来以后,李大山也只得放他离开。看到自己敬爱的校长马上要走,学生们都上前和他道别,有些同学甚至还流下了感激和留恋的泪水,以感谢罗校长对自己几年来的关心和照顾。罗校长又是一番劝慰,耽搁了一会,他终于坐上汽车,回学校去了。

而对李大山来说,罗校长的离开也意味着这三十个人的未来和希望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陡然间,他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沉重了许多。对于学生的选择,李大山是绝对尊重。本来罗校长是要求他在场的情况下,把劳动合同签了。但是李大山考虑了一下,觉得这样不合适,可能有些学生并不满意农场的工作条件和待遇,但碍于罗校长的面子会先签下来,这样会给以后的工作造成很多麻烦。

等罗校长走了,李大山再次把学生召集在一起,和他们商量劳动合同的事情。找工作要签合同,大家都知道,就连具体的文本细节,他们也并不陌生,因为这直接关系着他们的收入和未来。李大山准备的合同其实就是罗校长提供的标准样本。按照劳动合同法,对甲方乙方的权利义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是没有任何歧视条款和隐藏陷阱。

合同的其他条款都没有什么值得商议的,只是对于签约年限和毁约责任,大家都很关心。李大山也没有强求,年限在三年以上都可以,由学生自己看着办。当然,确实不胜任工作的,李大山也不会要,试用期以后直接走人。而毁约责任,李大山只是象征性的规定,如果单方毁约要赔偿对方三个月工资(按上一月实际结算工资计)。学生也都知道这是学校的标准文本,在仔细阅读以后,都同意签字。

李大山看学生都很爽快的答应签约,也觉得自己想多了。其实,李大山开出的工资水平已经非常不错了,而且农场的生产生活条件都很好,还管三餐饭,可以洗澡堂子,这些在别的农场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现在新修的农场都是注重生产环节,对工人的生活考虑的并不多,很多应该配套的设施都因为成本考虑没有修建。就是李大山参观的刘福等人的养殖场也没有这些设施。

签完字以后,李大山一份一份的签上自己的大名,再要李春花盖上公司的公章。李大山仔细看了看,很多人签的五年或是六年,也有几人只签了三年,另有一人特殊,吴诺签了十年,李大山也感到很好奇。合同一式三份,一份交给学生,一份李大山保存,还有一份要返回学校,作为统计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依据。现在各级政府对此项工作抓得很严,罗校长也是再三叮嘱,要李大山早点把合同返回去。

合同双方签好字,盖好章,三十个学生就正式变成八鲤农场的试用期职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