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 (第4/4页)
紧凑,大略看了农场的各类养殖场和八鲤湖,并做了简短点评以后,两位大领导把主要行程放在了视察日新村上面。
日新村,唐书记详细的给各位领导介绍了新村扶贫的具体情况,何书记和古市长听了都非常欣慰,不时点头做些指示。而为了稳妥起见,以前日新村的扶贫计划并没有对外大肆宣传,这些记者也并不了解详细的过程,现在听了唐书记的汇报,又看了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老年人的娱乐情况,他们都觉得这里面有非常大的新闻开发价值,对于唐书记的发言也是记个不停,生怕遗漏了什么。这时唐柯在请示李大山以后,把早就整理好的八鲤农场和日新村的发展情况文本给了每个记者和领导随行秘书一份,这才算减轻了他们的工作量。
听完唐书记的汇报,何书记做了简短的评价:“日新村的扶贫工作,我认为搞得很不错,简单的说,有三个好。第一,思路好。企业帮扶农民不是新办法,但是八鲤农场别出心裁,把农民招聘为企业的员工,教会他们养殖的技术,同时把繁育、防疫、管理、销售等工作全部包起来,解决了散养户难以承受市场风险和缺乏市场品牌效应的问题,保证了农民的权益。我认为八鲤农场这是负责任的,有社会担当的做法。第二,设计好。新村搬迁不是第一次,但是以前大都是只考虑了生活问题,对于村民的生产、娱乐等问题照顾得不够。但是现在日新村的新址建设同时解决了这几个问题,而且很好的处理了生产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同时老年人也得到了很好的安置,真正做到了“村容整洁、村风文明”。第三,开局好。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村民普遍已经掌握了新型养殖方法,圈舍整洁,牲口健壮,疫病防治工作也抓得很好,可说是丰收在望。我看再过一段时间,这种全新的扶贫开发模式就将取得全面的成功!到时候,我们不仅要给日新村开庆功会,还要把这种模式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何书记话才刚说完,日新村的乡亲和农场职工就一个劲的鼓掌,记者和秘书也是笔锋乱走,生怕漏掉领导的重要指示。
………【第074章 鲜鱼的宣传和销售(下)】………
看完日新村,大约到了上午的十一点钟,何书记和古市长就告辞了。他们本来就是推掉工作赶来的,再不回去事情都要堆起来了。临要走的时候,何书记突然说了一句:“我们就先回去了。不过记者同志可以留下来继续采访,收集素材,市委办会留车接送你们。”说完,给了李大山一个神秘的微笑。李大山一下子就明白了:何书记这是要他趁机好好和记者联络感情呢!
领导走了以后,气氛也就轻松了不少。李大山吩咐手下把这些贵客陪好,或是参观,或是采访,李大山都安排人手积极配合。中午的时候,李大山准备了丰盛的午餐,不仅农场里的各种特色菜都上齐了,他还安排人进城采购了部分野味。鲜美可口的菜式和李大山的超级酒量,把这些记者“招待”得都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大家开始称兄道弟,互相还留了电话。下午,这些人休息了一个多小时以后,就准备回城,唐柯连忙把早就准备好的礼物送给每个记者,另外还给每人塞了一个厚厚的信封。现在他办这些事情已经是轻车熟路了。这些“礼物”是老规矩,记者同志捏了捏,都满意的收下了。也难怪他们会满意,李大山给本市记者封的是1500元,省上的记者是3000元,这在同类型的采访中算是比较高的了。
领导的关心和肯定,加上记者“认真全面”的报道,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