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 (第2/5页)

,便笑道:“非是孙女儿懒,实在是想多陪陪外祖母罢了。”

王襄了然地一笑,道:“你这丫头想得也太多了。要陪你外祖母也不在这一天。今日你便随外祖父去吧,你唐伯伯很快就要走了,说了走之前要再见你一面。只他不方便常过来,特为叫我带你去外头见一面。”

傅珺一听是唐寂要见她,于情于理倒是都该见面话别一番的。于是便应下了。

这里王襄便吩咐人往宋夫人那里递信说了一声,随后便大手一挥,十分干脆地带着傅珺出了门。

这是傅珺第一次光明正大地走出知府府邸,身边有沈妈妈与涉江等人跟着,坐的还是知府规制的马车,宽敞不说,避震效果亦极好,完全没有晕眩感。马车旁还有几骑高头大马的侍卫随行,排场比前两次大了不知多少。

因车顶上挂着明晃晃的知府标志,又有带刀侍卫护送。这一路行来真是既顺且快。不过半个小时的样子,马车便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位于卧龙大街的本地最大最豪华的酒楼——赏心楼。

下车之后,傅珺便在沈妈妈等人的围随之下,从专为贵宾开设的偏门进了酒楼。

那偏门进去之后是一道回廊。青砖铺地、白石为栏。廊外是一座小小的花园。穿过回廊便是一道垂花门,进去之后则是好大的一所园子。

虽此时已过了中秋,那园中却依旧花木疏朗。园子里别出心裁地植了茶树,矮矮地围成几圈,清浅的茶香与素淡的菊香汇于一处,别有一番风致。傅珺隔着帷帽瞧去,觉着这庭院典雅处不输侯府花园,风流韵致还要更胜一二。

这园子里隔出好些精致的小院子来,却是做包厢用的。那引路的店伙一身青衣,服饰整洁,行止亦极有规矩,躬身领着王襄等人来到了一间叫做“醉扶归”的小院子,便自退了出去。

傅珺走进院中,却见这院子只有一进,正中三间精舍,左厢是一个单独的小间儿,看起来像是净房。右厢则垒了一座假山,山下砌了池子,里头还有游鱼来回嬉戏。

傅珺正看得入神,却见那精舍里走出三个人来,正是唐寂父子。唐寂一面走一面朗声道:“先生来得好巧,我们也是刚到。”

王襄忙带着傅珺上前,一阵见礼问好之后,几个人便进了房间分宾主落了座。那房间正中是一张上好的檀木桌,旁边的两排座椅亦是檀木的,打造得颇为精致。每张椅子旁皆是一方透雕仙草纹高几,上头摆着四碟八碗,皆是些小巧精细的点心。

傅珺便选了个最下首的位子坐下,一时有点搞不懂王襄的意思。

以大汉朝的规矩,男女共桌吃饭也不是不可以,但却终是不够讲究,一般都是关起门来一家子亲戚方会如此。

王襄乃一代名儒,脱略行迹,行事与众不同是有的。但带着自家外孙女与男子同席,且又是地方知府与京官儿摆在一块儿,傅珺觉着不大像王襄一贯的风格。

她这里疑问刚起,便听唐寂在那边问道:“曹同知何时到?”

王襄便道:“官署里有些事,他怕是要迟些。”

傅珺这才觉得合理了一些。看来这是一次官员聚会,没准还要商量点什么公事。先前她还以为是钱宝之事有什么问题呢,现在看来是她想太多了。

如此一想,傅珺的心情便放松了一些,

此时便听唐寂对唐俊道:“俊儿,你可见过傅四姑娘了?”

唐俊忙站起身来恭声道:“回父亲的话,儿子前两日在老太太那里见过四表妹了。”

傅珺举眸看去,却见唐俊今儿依旧是一身月白直裰,发上戴的亦是羊脂玉小冠,比起初见时更多了三分俊美。大约是有父亲在前,他倒是收起了先前那副懒洋洋的样子,显得颇为恭谨。

唐寂便正色道:“当日你能全须全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