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 (第1/2页)

《锦夏通鉴》里头,李免很荣幸与傅楚卿一样,有列传一篇,想锦夏二百余年,文武名臣何其多也?够资格进入列传的,不过千人……”

长生冷然截住:“那席远怀编排你什么?”

“也不算编排。兰台令李免有保存典籍之功,当然值得书一笔。至于其他,无非‘美姿容,善应对,婉言媚上,宠幸有加,出入宫禁,无所顾忌’,诸如此类,呵呵……而且写到出使言各。席大人还替我美言粉饰来着:‘不意见欺,王胁迫,委曲相从。及西京降,竟不知所终。’你看,多好。”

子释心想:这也许是席远怀唯一能够接受的结局了,未料刚正如席大人,最终也逃不脱秉笔徇私之念。且任由他这般想象书写,就此给李免定论吧,无论如何感谢他。这个设计,比起当初预料的,已经好太多了。

长生哼一声,问:“傅楚卿为什么会有列传?”

“啊,这个我打听过了,原来席大人问昔日皇家事于清平侯,前太子和他的前太子少师见面,大概说得兴起,口风没把紧,于是席大人得知了金吾将军忠义之行,甚是感动,以为‘虽有私德之亏,然大节可嘉’,临时添了这么一篇。”

长生大觉荒谬,打个哈哈,终究不甘心,道:“不如叫他们把这篇删了。”

子释摆手:“没必要,你这么看,白担个操纵史笔的坏名声不说,搞不好他们再闹一闹,反生事端,你要知道,因为你太仁义,弄得锦夏朝最后统共就没 几个忠臣烈士可书,好不容易找出一个,随他写去,忠奸不等于善恶是非,这道理迟早人人明白,你忘了,咱们不是要把老百姓变笨,是要让大伙儿越来越聪明。”

长生话出口就明白不对了,听他说完,悻悻道:“都聪明成你这样,那得多可怕。”想起席远怀,到底不损损不解恨,“我看他席大人,多半觉着自己忍辱负重,只恨不能早早自尽了,好列一传到这《锦夏通鉴》里。”

子释乐了,打趣他:“哈哈!陛下此言得之。席大人若知,当引陛下为知己。”

长生也笑。心情好了。想起高兴事儿来。

“最近从楚州传来的消息,春试头名,是个十五岁的少年才子。”

“哦?”

“名字叫做李子逸。”

子释愣了愣,方惊呼一声:“啊!”

若真是这般凑巧,那么,当年逃亡路上差点饿死的婴儿,如今也已成才。

——功德就在这里。

长生略停一停,接着道:“还是楚州的折子,请求表彰近年来平价借贷粮种给官府的百越粮商,那名单上打头一个……竟然叫做卫枢。”

子释再愣一愣。荒诞之余,又觉得甚是神奇。

正感慨万千,却听他换了话题:“你说我把倪俭调回来好不好?”

“是不是他搞出什么麻烦了?”

“也不算麻烦……”长生笑得有点无奈:“他跟我说去守边,结果可好,尽给我拓边去了。”

“怪不得年前捎回来的贡品连罗刹国的东西都有。”

“问题就在这里。那些原本依附罗刹国的部落全被他打得上顺京朝贡来了——说实话,现在还为时过早。”

“那倒是。不过,倪大将军可是铁了心要在北疆扎根的——他连京里的宅子都卖了。”

“他把宅子卖了?我怎么不知道?”

子释笑:“这种事,当然只有我知道。”

“那他中间回朝述职的时候,住在哪里?”

子释一脸无所谓:“这你就别操心了,堂堂辅国上将军,反正不会睡到街上去。”心说你的秘书令府上,被他赖着常年空了一座偏院。去年岳铮夫人病逝,不独偏院,整座宅子几乎都是空的了。

“我跟你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