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卖炭 (第2/2页)

车,赵平安算过成本,划不来。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将相对碎一些的木炭留下,寻思着分给村里人烧火取暖用。其余品相好的,便用四个筐装了,挑去县里卖。

小满和陆六两人定了五十斤,赵平安便先送了过去。只算了六文一斤,二人乐呵,给钱也给得十分痛快。赵平安顺便将崔家里的公文回讫单交了,拿了钱,挑着剩下的木炭去市集上找王盘。

王盘这人,虽然眼高手低,但不是个蠢货。赵平安毕竟并不想靠木炭发家,是以并不动脑。王盘不同,他那一担木炭,被他分了个三六九等。按品相不同,卖的价钱也不同。

少有的几斤白炭,还真被他卖出了高价。品相好的黑炭,也卖出了十文钱的不俗价格。剩下的,则在讲价还价中低了市场价一文,一股脑地全脱手了。

最后算下来,他那一筐炭比赵平安的轻,却比赵平安的要多卖了近六十文钱。

赵平安不得不伸出了个大拇指,这伙计当真也是个人才来着。平日里没看出来,竟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没想到一正经起来,还是个不可多得的奇人。

王盘在那一脸骄傲。

“这位郎君,你这木炭卖么?”

赵平安心里由衷佩服时,边上来了个买碳的。他指着赵平安筐里剩下的木炭,“怎么个价?”

赵平安伸出手去,“若是全要,七文给你!”

那妇人原本还扣着劲儿准备唇枪舌战打一场价格战,此刻闻言,以为自己听错了,这炭只卖七文一斤,确实非常便宜,只是不肯服输,“能少么?”

王盘一听,乐了,“大婶,别得了便宜还卖乖啊!这些炭我挑挑拣拣,还能卖更高。也就这败家子如此卖,让你捡了便宜,你若还是不满意,烦请移步,莫要挡着摊子。”

那妇人一瞧旁边还有个精明的,连忙改了口风,“要了要了,全要了……”

两人相视而笑,将炭装了那妇人带来的麻袋,替她捆扎上肩。随后去交了二十个钱的市集税,便挑着空筐出了市集,就在市集旁的一间小食铺子,一人要了一碗汤饼。

柴火是县里必不可缺的资源,所以不担心销量,少赚一些都无妨,但木炭不一样,木炭贵,烧的人少,能烧得起的,都是前两年存了些铜钱,有殷实家底的。他们这一百多斤虽不多,但想卖个满意的价钱并不容易。

赵平安边吃边说,县衙里也要炭,下一窑他们全要了。只是价钱不算太高,一股脑地不分好孬,八文。

王盘一边喝着面汤一边点头,还行,虽然会少进一些铜钱,但也没亏到哪去,总比在集市里蹲一上午要划算。

毕竟时间成本,它也是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