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部分 (第2/5页)
为荣。但非常时期行非常事,现在就当做看不见吧。”
“末将领会得。”突刺点头。
他想再说什么得时候,江云已经带着大鸟离开了酒宴,于外部的风雪之中走远了。
突刺和夏玉红面面相视了一番,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晚间了,唐河主城之内依旧灯火辉煌。很难想象这是在大难的时期。
于青石街道中,江云坐在阿宝背脊上道:“阿宝,带我走走,到处看看。”
阿宝的脖子上挂着一个酒坛子,是从酒宴上打包带走的。仙鹤的嘴巴很长,所以可以如同吸管一样的伸进去喝酒。
阿宝喝一口酒,呱呱说道:“师兄啊,没想到你还是进城了。阿宝还以为你会继续南下,前往灾区的最前沿,回合丰香珺大人呢。你是不是害怕丰香珺了,按理说你现在官比她大,正是去收拾她的时候啊。”
江云微微一笑:“乱讲,她现在也不比我小。“
这是真的,依照绝宫的规矩,看似安抚使比经略使要小些,一个是主政,一个是总督。但这两个职务一般不会出现在同一地区,理论上,安抚使又是默认和经略使平级的,不用对经略使汇报。
一般有经略使的地方,就不会有安抚使了。反之亦然。但现今局面怪异,三个封疆大吏都处于中南。理论上北海行营是要对江云汇报的,当然他是皇孙,钟历奇系的首席大将,殿下钦点的阵前总管。所以他汇报是给江云个面子,不汇报也谁都拿他没办法。
丰香珺也一样,那是职务上就不要求她对江云汇报的。只因为早前她吃了亏,导致在这个地方威望受损,没人听她的了。那么江云这个后来的钦差大臣,一般来说优先权也就高于先来的。所以和她之间的协调,应该不会难。
当时中枢的意见是撤回安抚使,但江云建议中枢再等等,一是要让中南部的官员知道,不是所有的事都可以挟持中枢、有求必应的。其二,江云预感这边的事会很复杂,而赈灾事宜,肯定是丰香珺这个国库总管更有心得,初期她也基本控制住了形势,彰显天赋和才华。
所以江云想把她留在中南部,专门负责救灾事宜。她有木心天赋,主管审计二十多年,各种账目上的心得,经验,那是江云拍马也追不上的。所以她若主持救灾事宜,花同样的钱,效率大幅高于江云去运作,是可以预见的。她缺少的只是做事环境,没人听她的,也不害怕她。
所以来的时候,江云心里已经有计较了,有了初步的战术布局。此行的任务,就是尽快拿下这边的人的嚣张气焰,经略使行营只要最快掌握了大权,控制住了形势。那么有江云撑腰,丰香珺的做事环境就有了。那么以她的本领,以及京城源源不断的熊蛇丸为依托,流民事件,则大局可定。
任何事都必须有个计划,这些就是计划,一环扣一环,步步相连。而江云要控制中南部多省形势,也只能慢慢来,不是说摆开经略使行营的架势一来,中南七省的全部人就都出城跪迎,顶礼膜拜了,没那么简单。
必须有个突破口,突破口就是钟历奇影响力最少的唐河行省。这就是江云先来这里的原因。
当时黄荐琪相爷对唐河台夏玉红有评价后,又得知了唐河提督乃是突灿的侄儿,在当时,江云就知道了突破口在唐河行省。其后召见突灿。等于未出京城,就先搞定了第一批班底。
江云并非一味的小白,深深的明白,在任何一个地方做事,必须有班底,才有得较量。刘全也算是班底,但对这边的情况不熟悉,又限于他那只部队的属性,能做的事实在太多了,最多只能把他列为经略使行营的禁卫军。
真正要做事,还得依靠地方军。就比如刚刚的一个决定了,倘若没有突刺支持,来个打太极的话,基本上也就等于经略使行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