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 (第2/5页)

到了医院,然后让搭档用镜头记录下陆陆续续来到医院的艾滋病患者。

随着时间的缓慢推移,医院里已经聚集上千位艾滋病患者,长长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这不由让许海鹏暗自惊讶,他以前从不知道自己身边竟然有这么多艾滋病患者,而当他看到十几个不到十岁的艾滋病儿童时,不由感到一阵怜惜,他们是最无辜的,是真正被牺牲的群体,如果没有张伟发明的“未来1号基因注射~液”,他们几乎没有未来可言!

“愿这个世界会更美好,愿各种绝症会一一被攻克。”

许海鹏在心中许了个愿,然后让搭档扛上摄影机,开始采访。

许海鹏的第一个采访对象是一个瘦削的年轻人,看起来大约二十五六岁的样子,询问过后,年轻人表示愿意接受采访。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我是记者许海鹏,今天是‘未来1号基因注射~液’正式进入临床应用治疗的日子,这对艾滋病患者来说绝对是最好的消息,我们现在来听听他们的心声。”

许海鹏将话筒伸向年轻人,问道,“这位先生,请问您现在的心情如何?”

年轻人开口说道,“我现在的心情当然很激动,因为我马上就可以成为一个身体健康的正常人,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睡着之后就醒不来,再也不用承受来自亲戚朋友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冷漠和歧视。在我看来,这就是最伟大的发明,我将终生感激张伟,是他发明的药物让我重获新生。

而且,大家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感染艾滋病了,因为你得了艾滋病的时候,只要去医院打上一针,马上就可以回到单位继续工作或者回到学校继续上课,一点也不耽误工作与生活。

艾滋病,从此以后就是和感冒一样的小病。”(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二章 毛遂自荐

随着一个个艾滋病人被治愈,整个世界似乎都少了一层阴霾,每天都有许多人对张伟感恩戴德,在两天时间里,未来科技公司就收到了超过三万封感谢信,都是寄给张伟的。

张伟看了几封,每封感谢信都写得很长,里面描述了写信人曾经面临的绝境,以及对张伟的最真诚的感谢,因为张伟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张伟看了之后,也是有些感动,然后觉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想要的回报,工作也更有动力了。

不过,科学研究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就算他再有动力,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小宇宙爆发,把所有绝症都给攻克了。除非大发明家系统将这些技术知识奖励给他,但是这显然不可能,因为想要获得大发明家系统的奖励,就必须完成任务或者完成一项有意义的发明。

因此,张伟还是像以前一样,很有规律的工作、生活,白天在科研楼研究治愈癌症的方法,下午五点则出发前往位于北京西郊的宇航员培训基地,接受训练。

这一天,张伟的训练内容是在低压舱里呆三十分钟以上,训练的目的则是为了战胜可能出现的低压和缺氧威胁。

低压舱里模仿海拔5000米―10000米高度的氧气环境,一进入低压舱,便如同上到雪山高原,但是这种训练却不像上高原从容,能从低到高,慢慢适应。一进舱,就以相当于每秒15米的速度,快速提升至海拔5000米高度,直到10000米高度时,才能戴氧气面罩。

这对张伟来说是很严峻的考验,因为他的身体经过强化之后,新陈代谢速度远超常人,对氧气的需求量也更多,进舱之后,只过了三分钟,他便开始喘着粗气,胸闷、头痛、恶心,然后连忙戴上了氧气面罩。

“呼!”

从低压舱里出来后,张伟吐了一口长气,刚才那感觉,真心不好受,如同经历了一次生死考验。

不过,张伟并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