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2/5页)

怪的。”结合前世种种,法海有感而发道。

“师兄,你说要是有一天佛法不流行了,我们岂不是都要饿死?”

“出家人不要学人家深谋远虑,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再说,佛法不流行了,咱就蓄上发转型当道士去,只要能给人指点迷津,哪里不能活的滋润?”

“南无阿弥陀佛!小海,你悟了。”

一直闭目养神的无渡禅师突然睁开眼睛,仿佛被法海的话激起了兴致,不无指点道,

“佛法无边,指点迷津只是基本功,做一个合格的禅师还要学会看风水、做善事,讲经授义、编造彼岸,还要装看得开,装悲天悯人,装笑口常开。你们要是学不来,那就别做禅师,干脆去做法师,虽然是力气活,但学一手降妖伏魔的本事,倒也不会饿死。”

“师父,这法师和禅师的差距有那么大吗?”法海奇道。

“同样是修佛,法师修到大圆满最多也就是成为‘大士’,想要再进一步成为‘封号上师’就难喽。自佛教传入中土,三个‘圣僧’中有两个出身禅师,你还看不出禅师的优势吗?”无渡禅师悠然道。

跟随无渡禅师十余年,禅师口中的术语,法海确是懂得。

大士,是对三品以上修佛者的尊称,相当于道门的羽士。

封号上师,则是修真者修为达到长生一品以上才会获得的尊称,佛道儒通用;至于圣僧,那更是了不得,简单说就是天下佛教第一人。

天下佛教有三宗,既是显宗、心宗和密宗,目前,显宗是中土第一大宗。显宗修的是大乘佛法,平日诵经远多过修法,他们追求的是顿悟佛法立地成佛。或许,在打打杀杀上,显宗不如密宗、心宗,但是对于诸般经义的领悟上,密、心二宗却是拍马难及。

“只追求法力不追求心境,越是修炼到后期越艰难,我们修佛的人追求心境就是一颗禅心,说白了,就是对诸般经义的领悟。所以,你们看寺内的长老们,前半生凭着法力闯出好大的名头,威风的不得了,后半生一个个都闭门参禅,追求起心境了。你再看显宗那些长老,越活越年轻,越老越蹦跶,人家化虹飞升比咱们容易多了。”

无渡禅师咽了口唾沫,总结道,“所以啊,这诸般经义绝对是安身立命之本,你们需要好好研习。”

“修心会令你们受益终身,你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熟读经义,练到能够随口占偈、指点迷津、越指越迷就算小成了。”无渡禅师最后总结道。

说话间,三个满身贵气、书生打扮的年轻人顺着假山登上了一苇亭,一脸虔诚的拜倒在无渡禅师座前。

“小生三人即将赴京赶考,听闻禅师佛法精湛,能知过去未来,且言出必中,我等特来法山奉上薄资五百两以作香火。不知禅师能否为我等三人算上一算,看我等谁能高中?”

无渡禅师闻言,微微点头,双手接连结出数十法印,须臾间,道貌岸然的老脸上就露出一抹智珠在握的微笑,手臂轻抬,如同我佛拈花伸出了一根手指虚空轻轻一点,就继续端坐不动,双目微合,如同入定了一般,再无一言。

“一根手指?这是什么意思?”

三个书生满脸的疑惑,正待开口再问,法海就已高喧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方才禅师已经与西天主管未来往生的东来佛祖进行了沟通,诸位公子的想要的答案就在这一指之间……”

“小师父,禅师这一指到底是什么意思?”

“天机不可泄露,我佛虽然法力无边,却只给世人一丝禅缘,悟了,答案就自在心田……南~无~阿~弥~陀~佛~”

法海高深莫测的喧了一声佛号后,就学无渡一般,双手合什,眼观鼻、鼻观心,闭口不言。

法二见状,生怕被三个书生揪住让他解禅,他又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